知足、知止、知趣(深度好文)

知足、知止、知趣(深度好文)
文章图片

王小波说:“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第一就是要好好做人 。”
好好做人,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在无形之中给我们的言行举止立下了规矩 。
这一辈子,无论过得多不容易,都要懂得做人之道 。
因为懂得做人的人,才能得到内心的安宁和别人的尊重 。
那什么才是做人之道?
其实很简单,做人,就是要知足、知止、知趣 。
01
知足
《庄子·逍遥游》里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
意思是说,鸟儿在树林中,不过要的是一树枝;鼹鼠喝河水,不过是喝饱肚子 。
动物如此,人又何尝不是一样,纵有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纵有广厦万间,夜卧不过七尺 。
人生本不苦,苦的是索求太多;人心本不累,累的是永远不够 。
可我们这一生,赤裸裸来赤裸裸去,什么也带不走,做人唯有知足,才能常乐 。
明朝有一位叫胡九韶的人,家境十分贫寒,一边教儿子读书一边努力耕作,日子勉强维持温饱 。
每天下午,胡九韶还要焚香祷告,感恩上天又赐给了他一天的清福 。
他的妻子不解,嘲笑他说:“一天三顿都是菜粥,这算什么清福啊?”
胡九韶回答说:“第一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乱纷扰;第二也庆幸家中老少都有吃有穿,不会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中没有躺在床上病人,也没有人被关在监狱之中,这难道还不是清福吗?”
做人当如胡九韶,不卑于现状,不囿于当下,知足常乐 。
诗人林逋说:“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
就像孔子有弟子三千却最喜颜回,不仅因颜回好学,更欣赏他虽身处陋巷,也不改好学之乐 。
而富贵者若是不知足,便会整日忧心忡忡,生活也是不尽人意 。
杨绛先生说:“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它能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 。”
人生欠我们一个“圆满”,但我们却欠人生一个“知足”,因为生活不会事事圆满,心却可以因知足而常乐 。
做人知足,才是寻求人生快乐的不二法门 。
知足、知止、知趣(深度好文)
文章图片

02
知止
《周易》中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
意思是说,在该停止时就停止,在该行动时就行动,动静之中把握分寸,前途才能光明 。
知止就是要适可而止,认清自己而后量力而行,而不知道何时该收手,早晚都会落入危险 。
有一位禅师在山中修行,远近闻名,山下许多人慕名前来求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