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是如何被推上神坛的( 五 )


刘长卿一句“风雨夜归人”把游子的悲伤写的淋漓尽致 , 晏殊一句“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断天涯路”把闺中人的思念刻画的入木三分 。
张若虚的追问又可贵在哪里呢?
他不是写自己 。刘长卿是写自己 , 晏殊也是写自己 , 可张若虚不是 。这种“为赋新词强说愁”似的感情表达看起来略显平淡 , 但人类最可贵的就是“感他人之悲 , 为他人之悲”这种“怜悯”或者“仁者之心”才是我们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源 。
鸿雁长飞光不度 , 鱼龙潜跃水成文 。
这一句与后辈李商隐的“蓬山此去无多路 , 青鸟殷勤为探看”异曲同工 。只是张若虚托付给了“鸿雁” , 李商隐选择了“青鸟” 。
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是如何被推上神坛的
文章图片

鸿雁飞不出月光就像孙猴子逃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一般 。但好在还有鱼龙相助 , 他们跳跃泛起的波纹随着江水远去 , 绵绵不绝 。
这应该是整首诗中最不容易理解的一句 。虽然鸿雁无法传书 , 但是只要有心 , 这流水这月色也一样可以把思念送达 。这更像是张若虚给自己的一个回答或者解释 。远离家乡的游子 , 故乡苦等的家人 , 相隔千里 , 却仍然都牵挂着彼此 , 这牵挂是可以融入到月色中或者水中的 , 毕竟月亮只有一个 , 全天下的水也是相通的 。
水与相思本来就是一体的意向 , 只是后来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等太过于出名 , 水中的意向也“相思渐少 , 恨意渐多” 。
今夜月明人尽望 , 不知秋思落谁家 。
月明之夜 , 无论春还是秋 , 无论古还是今 , 思念或者愁绪都一样泛滥 。
(六)张若虚:春江之畔 , 明月之下
春、江、花、月、夜 , 这五种意象在诗中早就溶为一体 , 不可分割 。因为他们都在张若虚的心中 。这个春江之畔 , 明月之下的年轻人 , 用温暖的心 , 把他们融化 , 融合 。
江水流春去欲尽 , 江潭落月复西斜 。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 , 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这种“流尽” , 又是一个轮回 , 又是一个开始 , 而不是“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哀鸣 。诗中的“复”有“山穷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 江水与月色都是永恒的 。
斜月沉沉藏海雾 , 碣石潇湘无限路 。
不知乘月几人归 , 落月摇情满江树 。
这才是真实的张若虚 , 他从神游中回归现实——此时斜月已经慢慢下沉 , 慢慢在海雾里消失;而自己与家乡(潇湘)的距离也愈发遥远 。今晚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色回家 , 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 , 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
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是如何被推上神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