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感情中依赖和习惯哪个更难戒掉 感情中依赖和习惯是一样的吗( 二 )


缺失性需要极易形成坑洞,而满足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人们最常用的莫过于在感情中寻求满足。如果关系中,一方可以填补对方心理需要的坑洞,那就会引发他如飞蛾扑火一般,死死的围在他身旁,直到坑洞被填满为止。
感情中的依赖,源于“分离焦虑”的作祟还有一种感情中的依赖,是由于当事人对“分离焦虑”的恐惧。
【依赖|感情中依赖和习惯哪个更难戒掉 感情中依赖和习惯是一样的吗】说到分离焦虑,就不得不提和它一体的概念:安全感,这也是人类的五大天性之一。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忍受分离的。而这两个概念的源头,都要从童年期的亲子关系模式说起。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安全感的获得来自于两部分,一个是父母提供的抱持性环境,一个是完成三次完整的分离过程。
所谓抱持性环境,是温妮科特提出来的,他说父母的存在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好像一个碗,这个碗隔开了孩子和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孩子在碗中,既可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又可以不用直面外部未知的世界。这个碗,就给孩子带来了安全感。
人的一生的三次分离,第一次是出生,从生理上和妈妈分离,第二次是从6个月到3岁,被心理学家马勒称为“分离与个性化阶段”,即从生理上分离。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被允许自己尝试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即“力所能及之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他就会很好的建立分离——安全这对平衡的关系,否则,他就会惧怕分离。第三次是从3岁以后,可能是终生的功课,即与原生家庭的分离。
所以在3岁以前,没有很好的建立分离——安全平衡关系的孩子,成年后在感情中极易陷入依赖模式,因为对于他而言,与相爱之人的捆绑才能带来安全感。
感情中的依赖,源于“内在小孩”的外部呈现所谓内在小孩是由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来的一个概念,通俗来说就是另一个你自己,一个被你忽视的自己。
情感关系中,有两组相对的“内在小孩”,分别是:全情付出型和坐享其成型、施虐型与受虐型。之所以说是相对,是因为当全情付出型内在小孩正好碰到一个坐享其成型的,他们就好像被502牢牢的黏在一起,很难分开,即陷入了依赖模式。
而内在小孩其实都是童年在与父母的互动关系中形成的。全情付出型内在小孩必定有一个兴奋型的养育者——孩子的事事必躬亲;坐享其成型的内在小孩必然有一个匮乏型的养育者——孩子的需要根本无法满足。施虐与受虐也是同样的道理。
感情中的依赖一方,之所以会陷入依赖模式,定是发现了内在小孩上的匹配,这种匹配让他们感到熟悉,进而感到安全。
感情中的习惯,源于熟悉感带来的掌控力习惯的养成,基于不间断的重复,它有两个关键变量:一个是时间,一个是频率。也就是说,不间断的重复多了,任何人和任何事都可以被习惯。这个习惯更常见为熟悉感,熟悉感是掌控力的来源,因为未知才会引发恐惧,而人们对于已知的东西,会感到安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习惯养成的两个变量,哪怕只是改变其中一个,就可能改变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