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臣”与称“奴才”,有何不同 ?( 二 )


然而 , 到了周代 , 附着原始奴隶部落制度的瓦解 , “臣”字已经摆脱了原始的意义 , 不再指奴仆 , 而是指君主任用来治理国家的官僚 。《说文解字》称 , “臣 , 事君者也 。”《礼记·礼运》称 , “仕于公曰臣 。”
虽然臣为“事君”之人 , 理当效忠于君 , 但经过先秦儒家的阐释 , 臣并不是君之私仆 。君臣关系因而是一种权利-义务对等的合作关系 , “君使臣以礼 , 臣事君以忠 。”君首先要像个君的样子 , 臣才有效忠的义务;君若不君 , 则臣可以自行解除效忠的义务 , “所谓大臣者 , 以道事君 , 不可则止” 。这是孔子赋予君臣关系的新内涵 。
孟子的君臣思想比孔子还要“激进” 。他认为 , 对于异姓之卿来说 , “君有过则谏 , 反覆之而不听 , 则去”;而对于贵戚之卿 , “君有大过则谏 , 反覆之而不听 , 则易位” 。意思是说 , 如果君不君 , 则臣可批评 , 如果君不听 , 则异姓之卿可自行解除君臣关系 , 贵戚之卿更是可废掉君主 , 另立新君 。甚至 , 孟子还说 , “君之视臣如土芥 , 则臣视君如寇仇” 。
也就是说 , 经由孔孟的阐释 , 甲骨文时代的私人性主奴关系已经演变成儒家时代的公共性君臣关系 。自此 , 臣应该服从的 , 与其说是君主 , 不如说是自己信仰的道 , “从道不从君” , 用宋人的话来说 , “君虽得以令臣 , 而不可违于理而妄作;臣虽所以共君 , 而不可贰于道而曲从” 。
虽然秦制建立后 , 出现了君尊臣卑之趋势 , 但历史发展到宋代时 , 士大夫地位达至历史高位 , 形成典型的士大夫政治 。士大夫自我期许为治理天下的主人翁 , 自认为“士当以天下为己任” , 并且向皇帝说“君主当与士大夫共天下” 。而宋朝皇帝也不能不同意 。这个时候 , 你要是说臣是君的奴仆 , 宋朝士大夫宁可一头撞死 。
清朝皇帝要求旗人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 是想强调皇帝与旗人之间 , 是一种“你属于我”的主奴关系 。汉人争着自称奴才 , 也是想向皇帝表明心迹:我也是您的人哪 。
从臣变成奴才 , 意味着先秦以降的有着“从道不从君”内涵的公共性君臣关系 , 退回到部落文明形态的强调人身依附的私人性主奴关系 。从甲骨文时代到孔孟时代的千百年文明演进 , 算是白费功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