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压力及承担责任( 二 )


当决策既下,大军已经出发,一切已成定局之后,艾森豪威尔变得无事可做,在沉重的压力之下,你估计他选择了什么方法来减压?
——结果,他默默地独自在一角祈祷,把一切都交托给上帝 。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
史密斯将军事后描述:“我从来不晓得一位充分了解作战成败系于他个人判断正确与否的指挥官,在做出如此重大决定的时候,竟然是那么孤独与疏离 。”
让我不厌其烦,再重复一次,生与死,光荣抑或毁灭,都在一个决定的一念之间 。所以军事将领大都惯于承受压力,在压力下做出决策 。而一些军人出身的政治家,往往很能表现出这方面的特质 。例如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名将戴高乐,战后当了该国总统,并且在多次危机(如阿尔及利亚危机)中,以其坚毅的性格及EQ,顶住重大的压力,表现出政治强人的风范 。
登陆诺曼底是一项极为艰巨的行动,面对被纳粹吹嘘上天的“大西洋长城”,事前吉凶难料 。当艾森豪威尔下达作战命令之后,便坐在桌子旁边,默默地写下一张字条,并把它放在制服的口袋中,准备任务一旦失败时,拿出来宣读 。
你估计这张字条是如何写的?
“我们的登陆作战行动已经失败……所有士兵无论海、陆、空三军,无不英勇作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假如行动中有任何错误或缺失,全是我一个人的责任 。”
很多年后,时过境迁,当艾森豪威尔在接受一位学者访问,谈及此事时,他进一步阐释,说记得南北战争时,南军在葛底斯堡一役被打败,领兵的李将军只怪罪自己,他写信给总统时说:
“军队没有错……错由我一个人负全责 。”
艾森豪威尔说自己就是如此受到启发 。
很多人都知道,领袖之道,就是美国总统杜鲁门所谓的:“The buck stops with me”(一切责任由我承担)但现实上,却有几多人做得到呢?
屏幕上看到的领袖,往往是坚忍不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但现实中的领袖,却是有血有肉,有着常人软弱的一面,会胆怯,甚至在关键时刻会双腿发软——就像你我一样 。
【承受压力及承担责任】毕竟世上没有多少个丘吉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