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投机,远非知心”: 孙中山初会袁世凯

“话虽投机,远非知心”: 孙中山初会袁世凯
文章图片

【“话虽投机,远非知心”: 孙中山初会袁世凯】孙中山和袁世凯是民國历史上两个绕不过去的大人物 。民国成立后,为促使清室退位,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继任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并没有得到片刻的清闲,先后去了上海、武昌和广东等地,广会各界人物 。孙中山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与党人联络感情,扩大自己在全国特别是南中国的影响,直到接到袁氏邀请四个多月后,才从上海北上 。
孙中山原计划与黄兴联袂进京,但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武昌首义元勋张振武在北京突遭袁世凯杀害 。北洋政府此举引起革命党人的极大愤慨,黄兴决定暂缓入京 。18日午后,孙中山登上“安平号”轮船 。到码头送行的中外各界人士络绎不绝,有人担心孙中山的安全,劝他不要轻易进京,袁世凯派来迎接的官员则要求孙中山劝黄兴同行,最后甚至跪地请求,孙中山笑着说:“有何大事,某一人不能了之,逼克强(黄兴字克强)与偕?且我亦主张克强不往 。”说罢下令出发 。下午四时二十分,安平轮在微风细雨中缓缓启程 。
轮船到天津后,孙中山换乘火车进京 。8月24日下午,孙中山一行抵达北京正阳门火车站,袁世凯以元首之礼相待,为孙中山举行了盛大欢迎仪式 。当晚袁世凯设宴欢迎孙中山一行,袁在致辞中对中山执礼甚恭:“孙君创立民国,功绩赫赫,垂名后世,予不肖承受其后,窃虑难堪其任 。”
这是孙袁第一次会面,“欢若平生,恨相见晚” 。
孙中山自8月24日进京至9月17日离开,在北京整整待了25天,期间与袁会面竟有13次之多,且多为二人密谈,有时孙中山的广东同乡、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也在座,据国民党编撰的《国父年谱》记载:先生留京约一月,与袁会晤共十三次,每次谈话时间自下午四时至晚十时或十二时,更有谈至次晨二时者 。每次会晤,只先生与袁世凯、梁士诒三人,屏退侍从 。所谈皆国家大事,中外情形,包括铁路、实业、外交、军事各问题,表面甚为畅洽 。先生察袁野心,然仍予推崇,以安其心 。
看来,孙中山对袁氏的野心已有所察觉,他们之间交流的融洽也仅仅限于表面,两人话虽投机,远非知心 。
袁世凯几次三番邀请孙中山去北京会面,他究竟想要干什么?其实袁世凯的目的非常明确,首先是试探孙中山 。当孙中山决定让位于袁后,南京临时参议院制定了一部《临时约法》,将原来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 。南京方面的用意非常明显,那就是以责任内阁来制约袁世凯的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