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难题

曹操的难题
文章图片

东汉时期,天下分为十三州 。及至三国时期,十三州中的九个在曹魏的控制之下,剩下的四个,东吴孙权手里有三个,刘备的蜀汉拥有一个,即益州 。
这意味着曹魏占据原东汉帝国的大半国土,其中包括文化、经济最为繁荣的中原地区 。无论《三国演义》中如何描述,事实上,曹操才是东汉帝国遗产的继承者 。
如此强大的实力,为什么没能让曹魏政权迅速统一中国,相反让最弱小的蜀汉一次次地对曹魏主动出击(诸葛亮五次北伐,姜维九次)呢?
唯一的答案只能是,曹魏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强大 。
首先,相对于疆域而言,它的人口数量并不算大,所有低人口密度会带来的问题,一样也不会落下;其次,曹魏在地缘安全上,一直要面临东南(东吴)、西南(蜀汉)两线作战的问题 。
这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相对于此,曹操必须面对一个更加麻烦的问题: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到后来曹丕代汉自立,相当于一次企业并购,土地、人口以及其他资源是曹氏接管的东汉帝国的“资产”,当初拖垮帝国的门阀就相当于曹氏接手的“债务” 。
所谓门阀,搁在地方上,他们叫“豪强”;搁在近现代,可以称之为“寡头” 。
不管他们叫什么,你只需要知道,当时存在这样一个阶层,他们同时垄断社会的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并借此笼络了大部分知识精英 。
一段时期内,财富的总量是一定的,一个阶层多吃多占,意味着其他阶层只能少吃,甚至没得吃 。东汉门阀阶层坐大,导致的结果就是平民阶层难以维持生计、国家财政趋于枯竭,最终有了黄巾起义、群雄逐鹿……
曹操所要面对的,就是这么一帮人 。他们又是当时平均知识水平最高的一批人,治国还离不了他们,譬如荀彧,就是士族的典型代表——颍川门阀的精神领袖 。一句话,既想踹开,又离不了 。
司马懿同样属于士族阶层,相对于荀彧的相对中立,他对士族阶层的维护要更加坚决 。至于更早“领盒饭”的郭嘉,则是非士族阶层的精英,所以在曹操眼中,“转会”过来的郭嘉(郭嘉的推荐人是荀彧)更像是自己人 。
如此一来,曹魏内部大致可以分成两个政治集团,军人和草根精英更倾向于曹操的治国理念,门阀士族和曹操保持“相爱相杀”“若即若离”的状态,每个集团内部都有各怀心思的派系,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字——乱 。
当时,政变、政治暗杀在曹魏内部就没断过,相互倾轧更是家常便饭,例如曹氏集团的第二代“董事长”曹丕,在与曹植的立储之争中,为了强化自己的班底,以对冲老爹更看好的曹植,选择倒向士族一边,导致他登基以后,在事实上放弃了老爹秉承的政治路线,这又导致曹氏自身的根基开始动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