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说课稿怎么写?( 三 )


第三方面 , 动情朗读 , 激发想象
为了防止流于形式的朗读和浅层次的熟读 , 使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 我会适时组织孩子们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的练习朗读 , 培养语感 。当孩子们体会不深时 , 我会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花园四季不同景色的图片 , 一起观看有关课文内容的录像片段 , 让孩子们加上表情、动作 , 以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有关语句 , 或是配乐范读 , 在读中细细揣摩 。这样 , 孩子们在动情朗读中 , 想象力受到感染和激发 , 自己的体验和文本就融为了一体 。此时 , 积累文本中喜欢的语句也就容易了 。
第四方面 , 扮演角色 , 夸夸花园
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具有极强的表演欲望 。在孩子们体会到花园的变化后 , 马上对他们进行启发和引导:“假如你有机会去这个花园 , 你会选择什么时候去呢?为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你心中的“巨人的花园” 。”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之后教师示范进行采访 。这样 , 孩子们根据文本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想象 , 既进行了创新思维和语言训练 , 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
以上教学过程中 , 我引导学生用“质疑→朗读→解疑→想象”的流程进行教学 , 将课堂还给学生 , 并始终贯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 教师顺学而导”这一教学理念 , 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真正落实 ,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第三步:留下悬念 , 持续发展
在学生明确了花园发生了变化之后 , 我将继续引导学生质疑:“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时而春意盎然 , 时而腊月飞雪 。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 将孩子们引到“是什么改变了这个花园呢?”这个问题上 。(板书问号)留下“巨人的花园”产生变化的原因这个悬念 , 让孩子带着疑问 , 带着思索来学习我的第二堂课 , 鼓励孩子自己找答案 , 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 , 我相信 , 教学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 , 我鼓励学生课后将这个生动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 以促进孩子们的持续发展 。
六、简洁板书
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 。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洁、精炼、美观 。板书中概括了本课时的主要内容;省略号力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 问号代表留下的悬念 。整个板书给人以美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