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虹主演的电影|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潘虹主演的电影(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宿夜花
198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人到中年》改编自谌容同名小说 , 由王启民、孙羽联合执导 , 潘虹、达式常、赵奎娥等联袂主演 。电影《人到中年》堪称是潘虹的巅峰之作 , 也是长影厂难以超越的经典影片 。影片一经公映便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 获得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及最佳女主角奖、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
01
电影《人到中年》是知识分子题材的代表作 , 比起稍早几年的《李四光》(孙道临主演)、《海外赤子》(陈冲秦怡主演)、《天涯海角》(王心刚王馥荔主演) , 电影取得了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
潘虹主演的电影|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这原因是多方面的 ,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 , 《人到中年》有着严谨真挚的创作态度、丰富完整的故事情节、动人又逼真的细节 , 更有陆文婷这一高度浓缩了知识分子优秀品质具有典型性与普遍性的艺术形象 。陆文婷是众多看似平凡普通的知识分子写照 , 他们生活贫寒 , 却有着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 在事业家庭重压之下深感疲惫 , 却仍旧无私奉献着 。
电影改编自谌容的同名小说 , 又经第四代导演孙羽与长影厂知名摄影师王启民联合执导 , 电影在文本自身的文学性与影像表达上均体现出了很强的感染力 。
02
电影《百思特网人到中年》最成功之处便是陆文婷一角的成功塑造 , 这与剧本提供的文本支持、导演的表现技巧以及潘虹细腻动人的表演是分不开的 。

金鸡奖评委会给予的评语是:“《人到中年》在银幕上成功地塑造了社会主义新人陆文婷的典型形象 , 概括了在新中国成长的一代知识分子崇高的精神面貌 , 并触及了一个富于时代意义的社会问题 ,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陆文婷形象之出色常常使观众忽略了影片中其他个性色彩鲜明、富有象征意义的角色 。事实上 , 这些身份、性格各异角色不仅是真实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写照与艺术性再现 , 她们的成功塑造也使得女主角陆文婷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
潘虹主演的电影|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电影中陆文婷形象有着极大的时间跨度 , 从刚毕业起的青涩稚嫩、到顶着压力为焦成思(浦克饰)做手术时性格的愈发成熟、再到成为家中女主人与社会顶梁柱后的疲惫 , 陆文婷这一银幕形象被呈现得极富层次感 。随着人生阶段的变化 , 陆文婷的气质特点、精神状态都会有着微妙的变化 , 不变的是她内在的沉静、隐忍与坚韧 , 这是陆文婷骨子里的性格体现与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 。
潘虹主演的电影|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导演又巧妙地将陆文婷这一形象与影片中的其他角色紧密地联系到一起 。电影首先在开头呈现得是病倒后的陆文婷 , 电影以孙主任的视角回忆起18年前的陆文婷 , 在他的回忆中 , 年轻的陆文婷是羞赧且拘谨的 , 但内在却有股灼热与赤诚 。用孙主任的视角正是说明了 , 在医学界骨干同事眼里 , 尚且年轻的陆文婷俨然是一个精神值得钦佩的好医生 。
潘虹主演的电影|难以超越的长影厂经典



紧接着便是将陆文婷与她的闺蜜姜亚芬(赵奎娥饰)对比 , 她们是同样的医学知识分子 , 志趣上大抵是相同的 , 但他们内在的性格却有差异 。亚芬性格更为活泼 , 从某种程度上看 , 她更代表了普通人 , 会对枯燥的工作厌烦 , 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 在经历坎坷之后 , 虽有挣扎却还是不可避免地选择了出国 。这对闺蜜朋友性格“一动一静”的对照不仅突出了陆文婷性格中“静”的力量 , 更用亚芬与其丈夫、用他们代表的那些不堪重负者的人生道路选择来衬托陆文婷精神上的坚韧 。
这个“坚韧”不是制式化、脸谱化的 , 电影用更多的人物来使得陆文婷的形象显得更为生动 。陆文婷的精神力量来自于她内心深处的不卑不亢 , 来自于她对医生道德操守“医者仁心”、“医者无类”的深刻理解 , 来自于她深切的家国情怀与赤子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