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说课稿怎么写?

一、教材分析
《匆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第二课 。本单元主题是引导学生抓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从文本中获得人生启迪 。本课承担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从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即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激起珍惜时间的意识 。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情感积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强 。
三、说教学目标
本课需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这里我重点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
根据新课标中“语文教学中应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要求,结合学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以下三个维度作了设定 。
知识与能力: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学习借鉴作者的表达方法 。
过程与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读书、参与研讨交流,注重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读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习借鉴作者的表达方法,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在读书中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之情,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
四、说教学理念:
本课的教学以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积累、运用为主线,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凸现语言运用”的教学理念 。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 。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来确定 。《匆匆》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体验深、语言美、情感浓 。鉴于此,在教学中我采取诵读法、联系生活体验法、感悟法等 。
学法:
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情况,注重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诵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体验,把读书与感悟结合起来 。
六、说重、难点
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味语言的美,积累语言;难点是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懂得时间的宝贵 。
七、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结构,大致可分为范读导入、品味研读、积累运用、激励反思、拓展阅读这几大模块,下面我就具体的实施过程作一个具体的说明:
(一)激情范读,确立情感基调
课始,向学生简介作者,并告诉学生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具有朴实优美、耐人寻味的特点,然后,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给学生确立朗读的情感基调 。
作者在文中的表达虽然有一定的伤感,但整个基调还是积极向上的,所以朗读时切不可一味伤感,而应该是一种若有所思的情绪,课前老师应该用自己的范读来给全文一个情感定位 。
(二)品味研读,感受语言魅力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初步感知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后,要求学生再一边默读,一边归纳文章的主题 。可以提炼课文的中心词(如:匆匆、一去不复返等),也可以用已学过的名言警句来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