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炎帝黄帝和蚩尤三个势力为什么不共戴天( 三 )


有了盐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灭六国,统一华夏,又应验了“得盐者得天下”一说 。用齐桓公的话来讲,这叫“国无海不王”,这里的“海”即特指海盐
唐代实行食盐官卖“榷盐法”
秦汉以后,“盐财政”对于经济的影响愈发显著 。齐国人管仲的“官营”思想,为历朝历代所推崇和效仿,垄断成为封建朝廷增加财税的通行手段 。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在长期的平定北方匈奴边境战争中,耗空国库 。于是,汉武帝下令“笼天下盐铁”,以保证战争和国防军费 。
唐朝在中叶后,实行食盐官卖的“榷盐法”,其实就是强行加价卖盐,增加财税 。据《新唐书·食货志四》记载:“天宝、至德年间,盐每斗十钱”,后来“尽榷天下,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每斗盐由10钱(文),一下子涨到110钱 。
为此历朝都出台了许多“禁私令” 。汉武帝的禁私令规定,私贩食盐一旦发现,要“左趾”,就是将犯人的左脚大拇指砍掉 。五代时的后唐也有相应的惩治措施:贩私盐“五斤以上,买卖人各决臀杖二十,处死” 。对于“不惧条流再犯者,”不论多少斤,“并处极法” 。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盐法则规定:“刮碱煎炼私盐,所犯一斤以下,徒三年,配役;一斤以上,并决重杖一顿,处死 。”明清时期,官府“禁私”之严空前,几乎与现代禁毒一样严厉 。但由于暴利的驱使和生活所迫,私盐贩卖历代不绝 。而且,因盐而起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 。如唐末,贩私盐出身的王仙芝、黄巢,率先起义;再如元末,盐户出身的张士诚带领盐民揭竿而起……由此可见,盐与江山社稷能否稳定息息相关 。
古人眼里的盐被视为“天藏之物”
中国的盐品种丰富,主要有池盐、井盐、岩盐和海盐 。在中国古代,已形成了丰富多元的“盐文化” 。
在古人眼里,盐简直成了无所不能的神物,视之为“天藏之物” 。古人对盐的药物开发和利用很早 。《神农本草经》卷三“下经”即称,戎盐“可以疗疾”,“主明目,目痛,益气,坚肌骨,去毒虫 。”除了抗菌、消毒,还认为盐可“解毒”,如误中“班茅”毒,用“戎盐解之” 。
当然,盐的功能首先表现在食物调味上 。早在上古周代,就有了“特供盐” 。盐是咸的,但供给周王室的盐“味甘美也”,人称“饴盐”,此盐产于西部羌戎人生活的地区,又称“戎盐”,在各种盐中品质最好,所以成为特供盐,故又有“君王盐”一名 。
除了上等的饴盐外,还有苦盐、散盐、形盐等 。在不同的场合和食物中,要使用不同的盐 。《周礼·天官》“盐人”条规定:“祭祀供其苦盐、散盐,宾客供其形盐,王之膳羞供其饴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