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范文有没有?(14)


过程与方法:⒈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意旨 。
⒉背诵课文,培养熟记能力 。
⒊鉴赏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
⒋体会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及叙、议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 。
2.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掌握归纳多义词的义项 。2.体味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的语言特色 。3.背诵课文 。
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 。2.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
解决办法:1.加强朗读,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反复诵读 。2.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 。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了解作者及“序”的有关知识 。
2.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思路 。
3.讲读第一节 。
一、导入新课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 。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 。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 。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兰渚之亭则流芳百世,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 。就让我们共同欣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吧!
二、解题,介绍作者
(1)《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宴集序》 。序,文体的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文字 。书序一般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这里用以记事 。
兰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南兰渚,此地有亭,故称兰亭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举行盛大的文人宴会,临流赋诗,抒发情怀后将这些诗汇集成册,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 。
(2)介绍作者及写作目的 。
王羲之,东晋琅邪临沂人,出身于士族名门 。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家和杰出的书法家 。青年时有美誉,朝廷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世称为王右军 。
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记叙兰亭景致和宴会盛况;二是借这篇序言表达自己的观感 。全文既写出了作者与名士的宴饮之乐,又写出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的感慨,是一莴流传千古的名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