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如何写?( 三 )


(一)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
我在教学时,做到了关注学生的接受性,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挖掘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具有价值的资源,体现出儿童个体与其周围自然、社会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 。
例如在学习交通标志和紧急电话这两个知识点,就让学生首先自己说说是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这些,在他们已有的经验上展开,拓展开来,将知识点深化,让学生接受,并转化为新的经验 。
(二)设计丰富多彩、易为儿童接受的教学活动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如何写?】结合本学期品德组的课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体验性活动来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来设计教学活动 。对于品德与生活课堂,要考虑到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教科书,学生也不是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是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探索、服务、制作、创造、表现等活动,实际地去感受、体验、领悟、发现 。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教学时将教学活动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 。
通过讲故事、念儿歌、朗读小诗、画画、动手制作、亲身体验等活动,为学生自主探究、参与研究性学习创设条件,搭建平台 。
例如在本学期我在执教家长开放日的《猜猜我有多爱你》一课时,就创设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收到的效果甚好 。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超级父母,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通过看动画片,了解怎么去表达爱,一步一步来实现让学生懂得爱,表达爱 。
(三)讲求教学的实效性
设计出好的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 。,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那么就能有效地达到预想的目标 。
教学活动的选择首先考虑的不是活动的形式和数量,而应该是活动的有效性,活动本身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必要 。无意义的活动,进行得再多也不过是“演戏”,对儿童的发展并无帮助 。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去感受、体验,以亲身感知来接受知识 。
(四)关注学生
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十分重要,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以及自我评价应该更加关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兴趣一旦激发出来,就可能产生一些新的疑问,对于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我在写教案时做了预设并有课前修改,而不予注意,而应该激发、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应表扬儿童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表达的勇气,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研究,并尝试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