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阳马生序》有感怎么写?

一天我翻开《历代散文选注》 , 恰巧打到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 , 我立刻被那简洁清新的词句所吸引 。“余幼时即嗜学 , 家贫 , 无从致书以观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手自笔录 , 计日以还 。”我深为作者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 。我又想到:古人家境贫寒买不起书 , 尚能借书 , “手自笔录 , ”而我们今天的学习环境比他们好 , 既无冻馁之患 , 又无奔走之劳 , 更应嗜学 。
我们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毅力 , 不能吃苦 。他们学习不好 , 往往不在自身找原因 , 却强调其他客观原因 , 如家里无人辅导、手头少书、时间太紧等 。而宋濂青少年时是如何学习的呢?“天大寒 , 砚冰坚 , 手指不可屈伸 , 弗之怠?”“尝百里外 ,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宋濂不顾天寒冻手 , 坚持抄书 。遇到问题 , 跑到百余里之外 , 请教别人 。我们今天如果遇到疑难问题 , 可以在学校问老师 , 可以查参考书 , 也可以同学之间讨论 , 即使到老师家中去 , 总也不至于跑上百里吧!由此可见 , 学习要靠自己的勤奋 。
还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学习条件比别人差 , 因此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 这是不对的 。我们今天的学习条件再差也无法与宋濂相比呀!像宋濂那样刻苦学习的例子在古代是不胜枚举的 , 如车囊萤、孙康映雪、匡衡凿壁偷光……他们都是家境贫寒 , 学习条件极差 , 但都靠自己的努力成功了 。我们今天的条件和他们相比 , 不知要好多少倍 。我们学习成绩再不好 , 谁之过?正如宋濂所说“其业有不精 , 德有不成者 , 非天资之卑 ,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 岂他人之过哉!”
看来 , 搞好学习比要靠自己的努力 , 必要靠勤奋 。高尔基说得好:“天才就是劳动 ,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 , 它可以熄灭 , 也可以燃烧起来 , 而逼它燃烧起来的就是劳动再劳动 。”只要我们勤奋努力 , 吸取前人的好经验 , 循序渐进 , 学习再学习 , 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

读《东阳马生序》有感怎么写?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 , 学海无涯苦做舟”至今我都没有真正读懂“勤”“苦”的真实含义 , 我自诩聪明绝顶 , 任何老师讲的东西 , 只需稍稍意会就能学透 , 于是乎对学习很不用心 , 幸得遇到了几位良师 , 成绩才没有下滑 。但当读了《东阳马生序》之后 , 我才发觉我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