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论文怎么写?

音乐教育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目的是通过教授音乐这门课,让学生去感知、理解、表现音乐,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并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认识生活和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走进课堂,走近学生 。
课堂是师生探索科学,启智灵魂的主要场所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在课堂上走近学生,多给学生一点微笑,尽量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到歌舞表演、音乐游戏中,使学生消除心理上的压抑感 。通过课堂教学,游戏,让学生逐步在教师与自己之间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 。再次,老师要能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回答得好的学生,要用肯定性语言进行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被赞誉的喜悦 。回答得较差的学生,尽量不要用否定性语言加以评价,而是适当降低问题难度,引导学生正确回答,并进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热切的期望 。
2、放手权利,回归主体 。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课堂教学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充分解放学生的脑、手、口、眼睛等 。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的参与,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音乐课更须如此,例如:在讲乐理知识“力度记号”时,教师不必对每一个记号做详细的讲解与诠释,而是先让学生想想生活中熟悉的与力度有关的声音 。如火车由远而近的长鸣声 。一方面可让他们自己模仿,另一方面可通过模仿具体感受到声音的强弱变化,这时我们再向学生出示相应的力度记号“渐强”或“渐弱”,由此,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既深刻又清楚,而无须老师用过多的语言去讲 。这样一来,既增加了课堂气氛的活跃气息,又能深刻记忆力度记号 。让知识在学生积极的主动参与中获得,而不要以太死板的框架去束缚他们,我们要放弃以往音乐课老师唱主角,学生被灌输的旧模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老师来配以相应的讲解与引导,让学生自由愉快学习,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与发挥 。
3、探索求知,激发兴趣 。
兴趣是人们为求获得某种事物的稳定因素,也是人们寻求知识、钻研问题的高效催化剂 。苏霍姆林斯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将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行为保证,是取得理想学习效果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在安排教学中每一个细节时都应向自己提出“是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来检验自己的安排正确与否 。假使学生们能主动投入学习,收集资料,并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选择的音乐,讲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那么他们对音乐的神秘感、陌生感就会消除,反之兴趣却会高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