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谈美有感怎么写?( 四 )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 考证、批评与欣赏
这段文章可以看出对一部文艺作品所持的不同态度,考证更接近科学家的方式,批评更接近哲学家或政治家的态度,而欣赏更多的是有艺术情趣的艺术家或一部分人的行为 。考证、批评不等同于欣赏,但欣赏需要了解艺术作品的一些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欣赏 。证多是伴随对作品的年代、背景、作者、版本、野史等等做历史判断,过于理性,少了对艺术作品欣赏时的直觉感性反映,所以它不能算是欣赏 。而批评就更加抽象的把一些主观的规矩或一成不变的框子来规范艺术作品 。我个人认为批评家如果不客观的评论艺术作品那他的文章将一无是处 。这也是朱先所推崇的:欣赏的批评 。不能把原有的美丑标准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同一而论,要把自己放到作品当中去,反复品味其中然后有感而发 。
朱先生最后讲到考证和批评都不是欣赏,而欣赏需要有考证和批评在其中,欣赏需要有考证基础和批评的态度,这也是辨证法的观点对待事物 。就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
—— 美与自然
美是什么?言论不一 。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的人情心理活动对事物产生的一种态度 。多带带有自然物理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也无从产生 。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 。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 。俗话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 。这种结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 。美和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一种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就无从产生,而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来 。对于美我们应从两方面来看,美不是凭空产生的 。
八、“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 。-德拉克洛瓦
这里又可以提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 。朱先生在此提到的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虽略有分别但究其观点都是“模仿自然” 。我们常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艺术的美是以自然为内容,以人的情趣及一种形式而表达出来的,单纯的自然是无法定义其美还是丑,因为有了人的感受或说移情作用,才有了自然美这个概念 。理想主义虽说自然中有美有丑,但它要的是经过理想化后的一种固有的共性模式化的东西 。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模仿自然 。艺术的美是要高于自然的,自然不过是借境抒情、借物俞人的元素,人是主体,自然融入了人的感受、人的情趣才变得美,这种美也是人的一种再创造,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推崇的模仿自然的美和我们讲的艺术美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形象丑陋的元素经过艺术家的重新排列组织它就会变得和谐,变得有美感,简单的说人以自然为元素,不同的情趣会创造出不同的形态,就形成了不同方式的艺术美,而只模仿自然是无法感受到真正的艺术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