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一百岁感言》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五 )


我喜欢她读她的作品,也羡慕她和钱锺书的爱情,更敬佩她对待人生的态度 。回顾杨绛先生的个人生涯中,她与钱锺书既有过在国难当头惶惶不可度日的艰难岁月,也有过“文革”中被作为“资产阶级学者”揪出来批斗的刻骨铭心的经历 。或许杨绛先生这一生最值得自豪的便是她与钱先生的爱,那一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是她和钱锺书相濡以沫厚重的深情,是他们精神上心灵相通,生活中悉心呵护 。是这爱支撑了她,是这爱让她甘心付出,因为她知道自己最爱什么,最想要什么 。在心爱的女儿、挚爱的先生相继离世以后,杨绛先生的痛楚可想而知 。三河里的寓依旧是水泥地、白墙,家具简陋,而曾经的“我们仨”只剩下她独自一人在整理《钱钟书手稿集》 。整理完《钱钟书手稿集》,杨绛先生为满足女儿遗愿,又以她的视角写出了《我们仨》……她把自己和钱锺书的稿费和著作权都交给清华大学托管,2001年成立“好读书”奖学金,资助成绩优异却家境贫寒的学生 。12年来,这笔奖学金已经累积到近1000万元 。
从名门闺秀到文学大家,杨绛先生经历无数世事变迁,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依然保持从容恬然,低调温和,淡泊名利 。
杨绛《一百岁感言》读后感(5)7月17日是杨绛先生102岁生日,我在网上读到了她两年前写的《百岁感言》一文 。读后深受感动和教育,便将此文粘贴到我的微信上,供大家学习享受 。对于杨绛先生,我了解得并不太多,只知道作为钱钟书的夫人,她和钱先生一样,都属于狷介之士——孤僻高傲,洁身自好 。她们一家三口,都以读书、研究为志业 。1997年,他们唯一的女儿、北师大外语系教授钱媛去世,1998年,钱钟书先生去世,留下杨绛先生一个人“打扫战场” 。
十多年来,她不仅整理出版了钱钟书先生遗留的几麻袋读书笔记、日记,还替女儿完成了记述他们一家三口的《我们仨》,还写了大量的回忆纪念性的文章、散文等 。她对人生的看法通达透彻,给人以警醒和启发 。我虽然达不到她那样的境界和水平,但却无限向往 。也许是我的人生阅历不到,也许是我的知识积累不够,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淡定与从容,我还远远难以达到 。虽然已有所领悟,但期盼外界的认可,还是我难以摆脱一个魔咒 。有时想,为什么自己如此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认可,其实是自己真正的价值感还未确立的表现;为什么还会经常生气发火,是因为内在的评价标准还未确立的标志 。而这一切,皆源于自己的知识积累、品行修养都严重欠缺 。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努力而期盼成功,希望获得内心的宁静,看来是“南柯一梦” 。“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 。”说得多好啊!如果没有实力,即使你与世无求,别人说不定也会欺负到你的头上,所以生存的第一前提必须是具备生存的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