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教学反思怎么写?(11)


“听众”就这样形成了 。
虽然是二年级,我却发现课堂上已经有几个“听众” 。为了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会不经意地给他们创造起来回答的机会,比如检查生字读音、检查朗读课文时的“开火车”;叫与他平常要好的朋友起来回答问题,回答完了,再请他的朋友指名一个同学来回答,这个时候,他自然会被朋友点到名字,会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站起来;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我问:“哪个同学愿意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叫他起来的时候,他自然也不会有恐慌和困窘......
虽然努力做着,但是,这部分孩子的表现欲依然很难“修复” 。
今天和学生一起读《泉水》,课件出示泉水从山上奔流而下的图片,导入课题,据图理解泉水的概念,然后听读课文,自读课文 。因为昨天晚上孩子在家按照要求预习了课文,听他们自己读的时候还算比较流利,巡视了几个平时阅读有困难的孩子,因为预习的关系,读得比往常要好些 。走到苏建杰身边,发现他把书翻到后边一课了,看到我在旁边,忙翻回《泉水》一课 。
检查完识字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开始引领孩子们练习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了一遍课文后,我请几个孩子起来读 。“丁东,丁东 。多好听的声音呀,谁再读读?”小家伙们的手举起来,起来读得有滋有味 。“苏建杰,你来 。”他呆呆地站起来,不知所云 。在课堂上瞪着大眼发呆,是苏建杰的特写镜头 。孩子们读书的热闹气氛霎时冷淡下来:“请你读读第一句 。”苏建杰慢吞吞地拿起书,慢吞吞地像啃生地瓜一样读着,其他小家伙也被从课文里拉了出来 。缺少课堂机智,没有幽默的语言,很容易就会出现这样的“冷场”现象 。
将课堂上这少数的“听众”转变成课堂的主人,转变成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让知识的“泉水”、让教师“关爱”的泉水、让自觉学习的“泉水”流进这些孩子的心里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需要老师的耐心、需要老师的细心、需要老师爱心 。
《泉水》教学反思
在教学《泉水》这一课时,我根据教材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充分读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理解上,情感的体验上,特别是语言的迁移运用上,引导学生在读和说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一、读中感悟,以读激qing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洋溢着对泉水的赞美之情,是一篇学习语言、情感熏陶的好教材 。因此,我力争做到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师生合作读、扮演角色读、齐读等),去体味课文的语言美,感受泉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样的读,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还使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提高了审美的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