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怎么写?( 二 )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 。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
“固不如也 。”“固”,本来 。
②通假:
“具以事告 。”“具”通“俱”,全部 。
“要项伯” 。“要”通“邀”,约请 。
“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
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
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 。(“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 。《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 。”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 。”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 。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 。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 。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井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