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反思怎么写?( 五 )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 ,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突破重难点时 , 老师引导 , 学生设计实验 , 教师参与其中 。如果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来做 , 同学们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很不稳定 , 并且很难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 我们设计了一个让弹簧测力计静止 , 抽拉下面木板或棉布的实验 , 让学生讨论并通过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来研究摩擦力跟压力的关系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 孩子们通过自己设计试验、相互谈论、合作交流、解决了知识的重难点 。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踊跃性 , 试验的专注性来看 , 学生的兴趣始终在课堂上 , 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中 , 自主参与课堂教学 , 思维和动手能力得以发展 , 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 知识掌握更为牢固 , 让孩子真正动了起来 ,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下面说一下这节课缺憾的地方 , 在讲解摩擦力这个概念时 , 应该先让学生分析总结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摩擦产生摩擦力 , 然后教师再出示课件 , 这样学生感受会更深刻 。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 教师应再引深一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说一说 。如学生说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时 , 教师可以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说出在冰面上打滑和水泥地面上打滑的区别 , 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的意识 。
在讲静摩擦力的时候学生对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受摩擦力很难理解 , 如果能够先让学生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 即两物体接触并有压力 , 接触面粗糙 , 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这样结合起来更容易理解了 。另外还应该大量列举生活中的摩擦实例 ,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等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 。从而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 。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反思怎么写?


这是一堂新课讲解和实验探究教学相结合的课 ,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 我从“教学目标”出发 , 充分利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 特别是在教学中我注意了循序渐进 , 多点开花 , 以此来体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 。在这节课上我具体体现在逐步引导学生对科学猜想做到必须有理论依据上:
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 , 它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事实基础上 , 对未知的事物及规律作出的一种大胆的假设和看法 。猜想要以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