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枕

女儿枕
文章图片

闫荣霞: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在《中国青年》《意林》等各大报刊发表作品200万字,300余篇作品被收入各种选本 。
意林:这篇文章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闫荣霞:我们一天天长大,父母一天天变老 。他们会迟钝、健忘、犹疑,甚至会因为苍老而在儿女面前觉得惭愧 。母亲用她的抱歉扎痛了我的心,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母亲为了治我的颈椎病,做了一个小巧美丽的枕头 。如果把母亲的爱比作财富的话,我拥有的财富,也越来越少——就像有时候会拥有一笔横财,可是这些,最终是会失去的 。一念及此,怎不让人越发珍惜!
意林:编辑部经常收到读者的来信,最多的疑问是,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作文还是写不好?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闫荣霞:要想写好作文,读书是一个方面,并不是读书多了,作文就一定会好 。有道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读书是一个“临渊羡鱼”的过程,也是一个看别人垂钓的过程;“退而结网”是一个练习的过程,练笔是非常有必要的 。
意林:《意林》经常转载您的文章,也经常在其他地方看到您发表的文章 。您写作的素材来自哪里?
闫荣霞:我写作的素材分为三个方面:
一方面来自我亲身经历的生活;一方面来源于我对于生活的观察;还有一方面,则来自读书 。读书的好处说不尽,既能够增长见识,又能够积累素材 。
母亲抱過来一个枕头,说:给你枕 。
我接过来细看,然后大笑 。这枕头,拳头大的蓝圆顶,各勾勒了两片南瓜叶,一朵五瓣花,三根卷须子 。整个枕头,两头粗,中间细,娇俏,喜庆 。我娘的手极巧,若是出身富贵,那便是整日不出绣楼,绣香袋、描鞋样,给哥哥、兄弟做丝绫覆面的鞋;即使出身寒门,纳鞋底啦,绣花啦,用高粱秆做盖帘啦,给小娃娃做老虎头鞋啦,无不拿得起放得下 。
【女儿枕】从我记事起,她的两颊就酡红平展,像枚光壳的鸡蛋 。可是现在她脸色灰黄枯干,脸上是纵横的沟壑,嘴巴可笑地向里瘪着——安了假牙后特有的情状——一副老婆婆相 。
农村苦寒,这几年她都和老父亲一起搬来依附我过冬,刚开始还颇有精神地说我买米费钱,买面费钱,买东买西一概费钱,还想替我当家,我坚决不让 。她爱闹,我爱静,她轻浅,我沉重,我们母女,真是天生的眼不对睛 。可是今天熬花椒水被我禁止,明年,谁知道又会以衰老为由,禁止她的什么技能?我享受娘饭的机会,就像拿在手头的钞票,只能是越花越少,越花越少 。可是我的娘啊,你又为什么羞惭?
你觉得你的衰老是可耻的,你的无力让你无能为力,可是你的面前是你亲生亲养的女儿,你情不自禁露出的惭色,是对我的鞭挞和斥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