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语文《隆中对》优质教案怎么写?( 三 )
(7)用: 因此 遂用猖獗 利用 贤能为之用 运用 此用武之国
2、词性活用
箪 用革 名词作状语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壶 用水壶 名词作状语
3、通假字
信,通“伸”伸张 欲伸大义于天下 已,通“以” 自董卓已来 5.句式
(1)判断句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2)省略句 。君与俱来 。(3)倒装句 。时人莫之许也
6、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要移到谓语前 。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 。(2)“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 。(3)“曹操比〈于袁绍〉”——曹操和袁绍相比 。
(4)“信义著〈于四海〉——威信和正义在全国都很显著 。
7、几个难句
(1)“跨州连郡者”——指控制几个州郡的地方军阀 。州、郡,均为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域 。
(2)“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岂有意乎?”——两个“岂”字都不能译为“难道”,应译为“可”,表示一种委婉而期待的语气 。(一说“岂”,相当于“其”,表语气,亦通 。)
【作业布置】:研讨与练习二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 。
二、新课讲授:
1、初步理清全文思路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第三部分(第
3、
4、5段):写刘备问计诸葛亮,诸葛亮隆中对策 。“君谓计将安出?” 答曰:天下形势:豪杰并起 。曹操,不可与之争锋; 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荆(刘表)
益(刘璋),可夺之 。
将军,跨有??西和??南抚??外结??内修??
对策全文,可分三层:(1).分析曹操、孙权两大集团的状况,分清敌友,采取不同的方针(“自董卓已来??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2).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取的可能性(“荆州北据汉、沔??智明之士思得明君”);(3).归纳策略的主要之点并指出光明的前景(“将军既帝室之胄??汉室可兴矣”) 。文章推理过程严密,有极强的说服力 。
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 。
三、探究学习
1.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
讨论并归纳: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
2、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谓为信然”?
用心
爱心
专心 5 讨论并归纳: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
3.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 朝花夕拾(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读后
- 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如何写?
- 初中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
- 初中学生毕业班主任赠言怎么写?
- 初中个人评价表简短的自我评价如何写?
- 六年级期末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最新怎么写?
- 初中毕业给老师的赠言如何写?
- 毕业初中学生给老师赠言怎么写?
- 周记300字初中优秀如何写?
- 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写法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