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学会看病》如何写?( 十 )


师:母亲为自己的言行深深地自责 。
生:我会把大门敞开 , 守在门口 , 焦急地转来转去
生:我的心会疼痛地缩成一团 。
生:我会觉得这个时候过起来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
师:同学们想象非常丰富 , 描述非常形象 。从你们的描述中我看到:作者是多么深沉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母亲忐忑不安的心吧 。
【反思】
课后 , 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 以我忐忑不安地为起始句 ,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观察积累写一个小片段 , 学生写得非常生动、形象 。想不到 , 我通过对忐忑不安这个词的层层引导 , 竟然使学生对词语及文章的感情体会那么深 。因此 , 我对词语教学的感受就是:理解词语 , 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能否念出词典的解释 , 还要引导学生将释词扎下根去 , 具体化地理解体会 , 然后表达出来 , 这样的语言训练才更落实 。
一、将释词扎下根去 , 能让学生将词语与形象体悟建立密切的联系
在这里 , 我没有满足于学生从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上对忐忑不安的机械的理解 , 而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 ,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探求忐忑不安的原因 , 依据学生自己积累的表象勾画出母亲忐忑不安的形象 。于是 , 一个个忐忑不安的母亲在师生的相互启发下变得越来越丰满 。学生不仅在词语的工具性方面得到了理解 , 人文精神方面也得到了启迪 。
二、将释词扎下根去 , 能让学生将词语与生活感悟建立密切联系
课后布置的作业 , 直接深入到学生的生活积累之中 。只有将词语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的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 , 才不会出现用词混乱的现象 。学生通过写自己生活中的忐忑不安 , 让这个词在自己的精神领域埋下了种 , 扎下了根 , 势必会成长为学生心灵之树上生机勃勃的绿叶 。而由此发展起来的语言能力 , 是那些简单的、机械的死记硬背所无法比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