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的读后感怎么写?( 六 )


合上书本,我还记得那天的夜晚带着秋天的凉意 。我回过神来再看到我眼前的那盏灯,因为亮得久了有点微微的热气,灯下那一叠还待我下笔的试卷,我突然明白了我的孤独,夜夜在这灯下的一笔一笔,每天在书本面前的一咏一叹 。我们的梦想,我们的目标就像某块模糊的界限,吸引着我们不断地往前走,即使这一路,多么孤独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份孤独究竟在哪里要得到它的意义,究竟在何处要实现它的价值?此刻我并不声张,我只是默默地孤独着我的孤独 。或许走过了这一段,前面又有一盏孤灯在等待着我,可是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
布恩迪卡家族创立了马孔多这一小镇,并在此定居长达数百年 。在这漫长的时间中,家族中的7代人都拥有着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 。作者运用犀利的批判眼光、简洁的直观语言和夸张的表现手法,为我们描述了这个百年孤独的家族历程 。
《百年孤独》是一部有趣的作品,她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故事的发展更是令人费解 。担当你读完他,掩卷长思,你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重复 。对拉美的孤独百年的思考 。并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 。我想,这也是这部作品如此引人入胜的原因吧!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怎么写?


《百年孤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进行了了解,于是,我被深深地震憾了,为作者,为书本,为拉丁美洲 。20年来,我在孤独中体会其中的孤独,并饱受折磨 。为了排遣孤独,我不断地向我的朋友推荐《百年孤独》,分享孤独,理解孤独 。
孤独是可怕的 。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拉丁美洲几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 。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拉丁美洲百年的历程不断重复着怪圈,不是前进,而是徘徊 。在《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接受专访时对孤独的解释意味深长:孤独就是不团结 。作者著书的目的是希望拉丁美洲的民众要团结起来,走向文明,走向开放,走向繁荣 。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怎么写?


高中时看《百年孤独》看得我很凌乱,只记得人能诡异地长出猪尾巴来 。最近这本书又掀起了一股热潮,看看马尔克斯的传记有助于加深对这部伟大作品的理解 。
加西亚马尔克斯总把它和外公外婆以及儿时的记忆联系在一起 。
据加西亚马尔克斯回忆,大屋的很多房间是空着的,其所以空着的原因是它们的居住者死了可能是哪个亲戚,比如他的舅老爷拉萨罗科特斯、姨奶奶佩特拉科特斯或者姨妈玛尔加丽塔 。为了纪念他们,房间一直空着 。后来孩子们长大了,房子不够住了,外婆就请人加建几间 。因此,实际上,房子由四部分组成,建成于不同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