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读后感怎么写?( 三 )


我认为“伯乐”与“千里马”并没有先后之分 , 有的只是身份上的差别 , “伯乐”是发现千里马的 , 而千里马则是被发现的 , 当千里马没有被伯乐识用时 , 应该先反省自己 , 然后加强自己各方面的不足的地方 , 更加完善自己 , 再努力学习 , 让自己的名气大增 , 在没有那些 * 的帮助下 , 自己应该做些自己能做的事 , 就算不被他们所发现 , 所任用 , 也可以做出一番事业的 , 到头来 , 你的所做与所为就会被人民所广为传颂 , 那样 , 你的名气不就大了么?名气大了就自然会传到 * 的耳里 , 那到时 ,  * 就会自己来找你的 , 到那时候 , 你还愁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
在我们现代社会中 , 伯乐与千里马都常有 。“千里马”太多 , 而 * 让你脱颖而出呢?那最根本的就是好好学习 , 做出一番小成绩 , 再让“伯乐”来发现你 , 那时 , 就不愁该怎样施展才华了 。
不知是否是因为属马的缘故 , 或许是因为自己想成为一匹千里马 , 所以对《马说》情有独钟 。既然是“情有独钟” , 就必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
《马说》中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世上先有伯乐 , 才能发现千里马 。千里马是经常有的 , 只可惜伯乐不常有 。
而我却认为伯乐常有 , 而相中好马的伯乐极少 。为什么?一是因为称其为伯乐 , 自然就被慕名的人弄成一官半职中 。而伯乐们大多都去“经纶事务”了 , 哪有空余时间去相马?
二是因为惟恐千里马不听驾驭 。“艺人胆大” , 既有千里之能 , 为何还像常马般任人摆布?
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识得的千里马飞黄腾达之后 , 而自己则贬为常马 , 于心不甘 。“人不为己 , 天诛地灭” , 又有多少人甘愿将自己的饭碗拱手让人?
在人才不被重用的情况下 , 即使有千千万万个伯乐 , 千里马还是不能被选出来 。所以诺贝尔获得者迟迟没有中国人 , 最多也就是外籍华人领奖 。
如果人人都自视为伯乐 , 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 , 起着伯乐的作用 , 千里马又怎能不现身?
《马说》的作者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 , 此文写于贞元11年至贞元16年间 , 这时的作者初登仕途得不到重用 。曾三次上宰相求擢用 , 但没有达成 , 便写下此文来抒发“伯乐不常有”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