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学反思怎么写?

这节课由一个学生主讲 。其模式仍然是分段 , 讲解大意 , 朗读之类 。
按照授课老师的见解 , 师生关系是动态变化的 。主体的位置发生着变动 。从小学到中学 , 教师的职能:保姆→教师→导师;学生的地位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依赖→依靠→独立 。他的意思是他现在的学生经过他带了近两年时间 , 已经可以独立了 , 有主体的独立地位了 。
我不怀疑 , 就这位上课的学生而言 , 她确实有了主体的地位 。但问题是 , 另外的几十名学生了 。他们不是仍然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上吗?他们的主体地位又如何体现呢?
授课老师说 , 他上课很注重过程 。这不错 , 但是在这样的课中 , 我们看到的只是某个学生的过程 , 而不是众多的个体的学习过程 。且这位学生所讲内容基本上是搬用教参 , 从前老师搬 , 现在学生搬 , 这就是教改?
说到底 , 这仍然只是一种形式 。时下语文教学的改革太关注形式的层面 , 而对实质的问题关注显然不够 。那就是:学生有否通过学习这样一个文本 , 完成自己的意义的建构 。
这个文本包含三个重要的片段:①窦娥上场诉说冤屈;②与婆婆话别;③发下三桩誓愿 。
“没来由犯王法 , 不提防遭刑宪 , 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 ,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 , 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zhí)、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 ,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 , 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 , 只落得两泪涟涟 。”
在第一个片段中 , 包含了如下文化内涵:日月、鬼神、天地、贤愚、好歹、命长与命短、善良与邪恶、富贵与贫穷 , 盗跖与颜渊 , 这些是中国老百姓的是非与善恶的范畴 。而裁定是非善恶的是“天” , 天隐喻着什么呢?“错堪贤愚枉作天” , 这里的关键是这个“枉”字 , 是谁“枉”呢?面对这种“枉” , 作为一个社会的弱势群体 , 又能怎样呢?
(比较:“天高地迥 , 号呼靡及 。”“夫天者 , 人之始也;父母者 , 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 , 故劳苦倦极 , 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 , 未尝不呼父母也 。”)
如何引导学生解读这些内容?如何在这种解读中 , 完成自己的意义的建构?也许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如果这一段诉说 , 不用隐喻的手法 , 而直接说明白 , 当怎样表述呢?或者 , 你换一种喻体来隐喻 , 你又当怎样表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