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怎么写?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体会() 第一篇: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体会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 使我明确了教师不在是课程的执行者 , 而是课程的建设者、调适者 , 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 。因此 , 新课程对教师在决策、开发、研究能力上提出了许多要求 。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 使我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我会认真学习有关资料 , 认真钻研教材 , 认真领会编者意图 , 力求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经历真正的“引导” , 获得新知 。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了 , 四大数学内容 。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圆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和解决问题 。下面就自己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 , 再结合本人几年的实践来谈一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
一、教学素材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1、从现实中取得学习资源
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 , 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如《吨的认识》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况中感受并认识吨 , 建立吨这一概念 。
1 / 23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2、从具体事实中理解、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小学生都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 , 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 。教师要善于保护并善于激发学生的这种欲望 。这些发现和欲望都是基于对现实的理解和发现 。浙教版的很多单元结束时都安排了实践活动课 。这些实践活动课都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
二、教学活动注重实效 1、教学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目的明确 , 盲目的活动往往是低效的、无效的 。课堂教学活动能否落实到位 , 最关键的是看是否制定了明确的目的 。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应是教学目的 , 而不是教学方式、教学手段 。因为方式和手段都是围绕目的来实施的 。
2、教学活动必须是学生的自主活动 。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动手和动脑有机的结合起来 。启发学生的多种感观 。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 体会活动中的数学成分 。如《连加、连减》一课 。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说情景、自己说想法、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问题 。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 , 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学 。这样的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 , 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 , 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