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自传》读后感格式怎么样?

【《沈从文自传》读后感格式怎么样?】下面是我对他小说的一些看法 , 才疏学浅 , 有不到位的地方请多多批评 , 沈从文读后感 。
“朋友们 , 你们拉纤从这里经过 , 不拘是薄暮 , 是清晨 , 请你们把歌声放轻 。这土堆下面有一个年青朋友的长眠 , 他死的是不很心甘的 。”
看完上面这一段碑文 , 再加上《爹爹》第一节 , 对于纤夫生活的叙述 , 很难相信沈从文在第二节开始只字不再提纤夫 , 我还以为他会一直把纤夫那种悲苦命运延续下去呢 。但是他没有 , 而是转入了写那个叫做吴成杰的傩寿先生 , 原来那位先生就那那位死者的爹爹 。
这就是沈从文 , 他不会以情节来取悦读者 , 如果你看多了他的文章就会发现 , 总是那样平平淡淡地开始然后再平平淡淡地结束 。但其中却有一种力量吸引着你看完 , 不是对最后结局的关注 。沈老先生的结局也总不会让你失望 , 即便《爹爹》到最后 , 那个在众人心目中的好人也伴随着儿子而命归黄泉 , 我们也看不到一丝的悲哀 。为什么呢?这缘于他对儿子的爱 , 这种爱就如琼瑶小说中所描写的爱情那样热烈 , 却又无限地深沉 。而你也始终都伴随着主人公感受那垂手可得的忧伤 。
这位爹爹为他的儿子做过什么?没有 , 我们没有在小说中见到他儿子的出现 , 因为小说一开始他就化作了一段碑文 。
倒是那个近于“迂而且傻”的傩寿先生在妻子死后没有再续弦 , 这与他本人没有多大关系 , 甚至还有人看上他的小康生活而想从自己亲戚中选一相宜女人送给他 , 这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因为三十岁以前他怕后母对孩子不好 , 而三十岁以后又要想着为孩子结婚娶媳妇了 。
就是这么一位平凡的父亲 , 他却无时不在小说中表现着对自己儿子的关爱 , 儿子活着的时候如此 , 儿子死后也不忘记 , 只不过他把爱给了周围所有的人 , 读后感《沈从文读后感》 。
有人把沈从文的小说分为两大类 , “一类用冷隽的写实笔调表现都市绅士阶层的道德沦丧……一类用了温暖的抒情笔墨描写村野间耕夫船户的淳朴人性……”(摘自武汉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史》 。)
如此看来 , 《爹爹》显然属于后一种类型了 , 但如果不多读几遍你是体会不出其中的那份深沉的 。看看其中关于傩俦先生思维描写的一句话:“多吃一碗是为儿子欢喜 , 少吃一碗饭是为儿俭积 。”儿子死后 , 他关闭了药铺的门 , 去玉皇阁与孤魂野鬼为邻 , 在长长的钟声下哭着过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