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自传》读后感格式怎么样?( 四 )


从《沈从文自传》这本书中 , 我还读到了另外一个特殊的阶段 , 就是当兵 。向往自由的他 , 渴望遇到各种新奇事物的他 , 终于远离了家乡 , 独自去完成那本“用人事书写的大书 。”这段经历也影响了沈从文的写作以及他的人生 。在军队里经常面对杀人 , 这给沈从文的童年回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一笔 。同样 , 放荡不羁仍然存在于他的性格中 。在军队里跟着“小号兵到城墙上去吹号”、“跑到制铁处”去看别人工作 , 体会小工人的们不一样的生活 。“用筱竹做竖笛 , 四五个人各人口中含一个吹进营门” 。这些都是沈从文在军队里所见到的 , 体会到的生活 。这些独特的、难忘的生活深深的存留在他的记忆中 , 这些特殊的经历也丰富了他以后的写作 。
用《沈从文自传》里的一句话“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得来 , 却不需从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上学来 。”可见 , 他的人生经历对他的写作有多大的影响 , 而影响一个人最深的经历便是童年 。
沈从文的童年是丰富的 , 他的调皮 , 他的放荡 , 他的诡诈 , 造就了他不一样的写作风格 。因此在《沈从文自传》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个赤着双脚、向往自然、追求自由的沈从文 。这些性格使他的写作有着独特的淳朴、真实、乡土气息 。

《沈从文自传》读后感格式怎么样?


王朔说的:“流氓不可怕 , 就怕流氓有文化” , 沈从文便是那个年代文化流氓的代表 。他每天不学习 , 上私塾逃学 , 掷骰子赌钱 , 读书都很少 , 小时候在外面野 , 大点了进了军队 , 成天跟着队伍跑 。我们可能首先被沈从文的阅历“故事”所吸引:这位穿着草鞋从边地走来 , 没有上过多少学、却最终成为教授和大作家的“乡下人” , 人物本身就极富传奇色彩 。让我们了解沈从文从小如何“读社会这本大书” , 感受他青春期的悲欢得失 , 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创作 。这是一种收获 。但更加重要的是 , 把沈从文的传记看作是一本关于人在逆境中成长的“教科书” 。这部传记可能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迪是:困难和艰辛可以转化为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 可以锻造人坚韧的性格 , 激励人追求生活的意义 。
另外 , 《沈从文自传》展示了一幅幅神秘有趣的风俗画 , 有的还很原始残酷 , 与我们当今的生活有非常大的距离 , 读来有很强的“陌生感” 。抓住这个感觉 , 我们可以注意其背后可能蕴藏着的悲剧 , 阅读时不停留于猎奇 , 最好能发掘“奇”中的人文思索 , “奇”中的批判意识 。比如 , 沈从文对于城市文明过于物质化显然持批评与焦虑态度 , 他力图从民间质朴原始的“生命方式”中提取人类文明的“活力” 。这种看法也浸透了他的自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