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课《鸟的天堂》教学反思如何写?( 二 )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课《鸟的天堂》教学反思如何写?


小学语文新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鸟的天堂》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课文内容,并不是什么难事,对于搞清楚课文对于事物的表达方式学生也能够比较容易的掌握 。但是,如何在朗读中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在阅读中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却不是凭老师的三寸不烂之舌就能把学生培养出来的 。如果我们把老师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这显然难以达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升华学生智慧的目标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在教学中我贯穿了自主阅读教学思想 。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中:首先,在阅读内容上,学生自主选择,进行阅读 。其次,在讨论交流内容上,学生自主交流讨论 。第三,顺学而导,升华学生所获 。
一、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学生乐学、乐思 。
与传统的指定阅读内容相比,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学生表现异常积极 。大家去认真的阅读你喜欢的内容吧,然后我们一起来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吧!”同学们立刻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先是轻声地边读过勾划;然后又自由地朗读起来,时不时地停下来写下自己的想法 。我巡视课堂,去发现学生们都学什么内容,勾划什么内容,写些什么内容 。我大致估计了一下,喜欢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的约占三分之一,其余的约占三分之二 。这多少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我想:喜欢第二次的学生多一些毫不奇怪,因为小孩子更喜欢活泼可爱的小鸟 。更何况作者还与鸟们进行了某种愉快地交流,这更符合儿童们的心里 。但是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喜欢对大榕树的描写就出乎我意料,但这却是我的一大收获:这表明了学生已经有较高的阅读和欣赏水平了 。他们在自由阅读中表现出来的乐学、乐思,更表明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喜好“热闹”的小朋友了 。
二、 疑读突破 深入体会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惊讶和问题开始 。”没有问题情景就不会有思维 。因此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学习中去发现问题,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 。这堂课最明显的,就是在学习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过程中贯穿“读—思—悟—通”这种学习方式,在学生理解“鸟的天堂”特点的基础上,合作、探究,以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破学习的浅层目标,进入理解文章的高层次,在质疑探疑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和美的欣赏 。
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研读学习的内容,询问“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特别是还没有学到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
如: 最后一段内容采用开放式学习,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质疑,学生通过朗读,特别针对结尾的重点句,提出了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及时启发学生联系上文知识释疑 。由于学生对全文已有足够的理解,因此,此时释疑水到渠成,既做到了少讲多学,又可趁机查漏补缺 。用质疑探疑的方式学习文章的尾段,一方面能训练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第二,通过质疑解决了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