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学反思如何写?( 三 )


三、相互评价 , 深入领悟
在学生作画过程中 , 老师收集了几幅具有典型性的学生作品 , 并把学生的作品用投影仪放大到屏幕上 , 让学生“以作品的作者读没读懂课文”为题 , 对作品进行评价 。这一环节我觉得很有效果 , 经过这一番评价 , 学生较深刻地领悟了课文中蕴涵着的道理 。在整个评价过程中 , 老师始终坚持联系课文语句去评说实践中的实际事物 , 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学会阅读 , 提高认识能力 。
四、把握重点 , 跳出课文
在学生基本掌握课文内容后 , 老师还教给了学生一种普遍有用的阅读方法 。不仅如此 , 老师还把上课初几个同学的质疑 , 回归给提问题的同学 , 学生已经能够回答当初自己提出的问题 。老师又让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 并讨论“相似”和“一生受用”的含义 。最后还引导学生“跳”出课文 , 从《画杨桃》这一特定事件中 , 把思考引向更广泛的领域 。于是 , 一篇浅显的文章 , 讲出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大道理 。
语文学科的复杂性 , 决定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复杂性 。不同的课文 , 必然有不同的教法 , 怎样找到最适合“本课”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 而又符合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基本规律 。《画杨桃》一课的教学 , 虽然教师自始至终没有提出直接指向内容的繁琐问题 , 就连过度性、提示性、点拨性、引导性的问题也提得很少 , 但文中所有的疑难之处都通过学生自主的读、思、说得到解决 , 没有一步一步地去推析文章的情节细部 , 但课文的语言、结构、内涵、重点都已一目了然 。整个课始终回荡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 , 酝酿着静静的读思 。

画杨桃教学反思如何写?


《画杨桃》这篇课文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情让学生理解“是什么样 , 画什么样”的道理 , 也就是要实事求是这个 。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这一道理 , 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一、角色朗读 , 理解内容
这篇课文里的对话很多 , 在这节课上 , 我是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出在看到“我”的画后 , 老师和同学们的各自反应 , 重点找出他们说的话 , 动作和神情 , 通过不同的态度进行对比 , 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 借此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 读好人物的话 。尤其是同学的两次回答 , 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 , 第二次回答:“不……像 。”“像……五……五角星 。”两次回答内容相同 , 但是语气却不同 , 这里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 又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 , 从中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在朗读中 , 还有的同学还带上了表情动作 , 如:嘲笑时 , 有哈哈大笑的 , 有嘻嘻笑的;有偷笑的;在惭愧时 , 有几个同学甚至感觉到像自己做错事情一样 , 边说边把头低下来 , 一股难为情的样子 。这一环节中 , 学生在课文中找得很准确 , 而且在朗读时孩子们的语气很到位 , 达到了对学生文字理解和朗读的训练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