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反思怎么写?( 四 )


反思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真实的课堂情景问题 。当然,反思本身不能直接解决课堂问题,但是,通过反思可以为解决课堂问题指明方向、扬长避短 。
施维江名师工作坊
施维江名师工作坊(又名"江源文坊"),是经云南省教育厅、曲靖市教育局批准并授牌成立的中小学名师工作坊和名校长工作坊之一 。工作坊以市县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为骨干,以初中语文教学研究为核心 。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促使每位工作坊成员努力做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智慧型的教师,成为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师成长的引领者、教学内容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使工作坊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
施维江名师工作坊坊主
施维江,男,汉族,1968年生,云南马龙人 。中学高级教师 。全国优秀实验教师,全国中小学良好品德养成教育指导教师,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先进个人 。云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曲靖市名教师,曲靖市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楷模,马龙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学科带头人 。
曲靖市中考研讨会语文学科主讲及语文学科中考命题专家组成员,"曲靖市青年教师课堂竞赛"评委,曲靖市骨干教师培训授课教师 。送教下乡授课20余次,发表各级论文30余篇 。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反思怎么写?


课外古诗词诵读
(二)(展示)
初一(18)班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感受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准确背诵并默写诗歌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体会不同的秋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品味语言,领会诗歌中字词的表达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悲秋是古诗词的常见主题,比如说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再比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但是今天这首诗一反常态,不写悲秋,而写爱秋,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刘禹锡是如何爱秋的,有请第十组的同学为我们展示《秋词》 。
(二)作者和背景介绍
1、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 。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 。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 。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 。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 。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 。有《刘梦得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