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怎么写?( 二 )


二、“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家访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有效途径 。主动上门家访,可以了解学生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状况,得到第一手教育资料,为制订相应的指导策略做铺垫 。
三年的家访经验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家访前,我们可以先告诉学生我们要去家访,这样学生会有心理准备,不会到时候见到;老师就跑 。反而他们会主动帮家长先收拾房子,还会主动在问口迎接,或者直接带你去 。这点是一个家长后来告诉我的,说知道我要去家访,平时从不动手的儿子,却主动整理起房间 。这点让家长和老师都挺欣慰的 。
2、家访的时候一定要消除学生和家长认为“家访就是告状”的错误的定语 。所以家访的时候要注意这几点:
(1)、家访前老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做到目的明确 。
(2)、要以平等的朋友身份与家长交谈 。
(3)、谈孩子缺点时要注意方式 。
(4)、交谈时不要谈及别的孩子 。
(5)、交谈完了要肯定约谈收获 。
3、家访的好处很多:成功的家访不但能使老师和家长紧密联系,共同研究改进教育学生的方法和措施,还有利增进师生情感,促进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在我三年的班主任生涯中,走访了大批的家长,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在工作中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学校有任何活动,家长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值得欣慰的是,至今,已毕业生家长还经常打电话请我献计献策,协助他们教育孩子 。进了初中的学生,也时常结伴过来看望老师,谈谈学习和生活上的烦恼和快乐,我们的关系已经从以前的师生演变成朋友的关系了 。
三、“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他是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的十全十美,不出差错 。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加之“旁观者清”有的家长比教师更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因此,我能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 。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我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维护了教师的威信 。
放学的时候,有家长过来接孩子,我都不会放过与他们交谈的机会 。随便的几句闲聊都可以可能都可以让我们发现很多问题 。有天放学,看到已经毕业的学生的家长站在门口,一问才知道他是刚转学过来的脖子上有疤痕的周春燕的伯伯,接着他便向我侃侃而谈 。从他的介绍中我才得知原来春燕小时候不小心被开水烫伤,全身留下了大片的疤痕,父母为了就医话费了很多钱,现在关系也弄得不好,把春燕放在他哪里照顾,但他很自觉,很认真学习,在原来就读的班级还是班长 。听到这些情况的时候,我心里酸酸的,我暑假里手上缝了几针,拆线的时候因为疤痕难看哭个要死,想想一个孩子这样全身的疤痕她会有多痛啊 。再想到开学的时候她写给我的心里话是说同学们给她取了绰号叫丑八怪,心里更是说不出的滋味 。不经意的聊天让我发现我对这个孩子关心的太少了,这么优秀的孩子居然让我们冷落了 。从那以后,我上课会有意与她做眼神的交流,知道他会回答的`问题都会请她回答 。渐渐地我发现她的朗读很好,于是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的活动就推荐她和男生一起表演朗诵 。她的精彩表现博得了同学们的喝彩,慢慢得她也有朋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