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大闹宝莱坞》观后感如何写?( 二 )


让我们看看这部电影颂扬了什么吧,乐观,努力,积极,热爱自己所学的,追求自己的梦想,利用一切去排除困难;再让我们看看这部电影讽刺了什么,呆板,一成不变,应试教育,追逐名利,滥用职权 。
男主角令朋友敬重又令那个傻小子羡慕嫉妒恨,要做成那样的人,要么有成就非凡要么真实纯粹,可惜他都占全了,那种内心的平稳强壮,我们俗人只能后天的养心修行,最难的就是真实,吃奶的娃娃还会跟大人说几句好听的话骗颗糖吃吃,太真实了怕领导不喜欢太实在了又被人说傻,咧着嘴巴笑成了每张脸上的商标 。电影里不总说么,其实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对未来的恐慌,说的多简单的一句话啊,可我们又不是擎天柱又不是海绵宝宝,打不死砸不烂,天上掉块砖头就能让你下辈子半身不遂了 。
尽管电影终究是一场理想主义的美梦,但它依然触及了很多非常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包括印度的高自杀率、人才流失、学校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及社会分工的单一和就业选择的匮乏 。印度所面对的这些社会问题和中国颇有交集,这也是为什么我这个也曾深切体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升学压力的中
国观众会颇感共鸣 。影片将近结尾还有一处令我很是意外:一直对兰乔深恶痛绝的校长“病毒”在暴雨积水中语重心长地劝戒他“你不可能总是对的” 。尽管影片不可能真正走向现实主义的方向,但起码,这一点恳切的诚实颇为难得 。特立独行的兰乔是个只能生活在电影里的虚拟人物,但他所代表的那份理想主义的勇气与执着依然令人敬畏 。他就是叶芝在《当你老了》中所全心热爱的“朝圣者的灵魂” 。我愿意看到他成名成家,终于抱得美人归,哪怕这一切真的只能是梦 。
这部电影在谈教育,也在谈人生,也在谈社会 。我们就是身处这样的教
育,理想缺失,我们已经没有了理想,我们每天都听着别人说:现实点吧,现实点吧,也没有去想想这个现实,它到底合不合理,它到底对不对 。我们就身处这样的人生,害怕失败,害怕面对,害怕追逐梦想,被一切的一切所牵绊,无法成长,无法成熟 。我们就身处这样的社会,比你强大的人说做你就做你,没有商量,强者压迫弱者,弱者向更弱者挥舞屠刀 。
可惜我们不是天才,我们甚至连人才都不是,我们不具备任何力量,更
【《三宝大闹宝莱坞》观后感如何写?】没有颠覆的勇气 。所以我们在电影的理想主义ENDING后,只能带着意犹未尽的感同身受,继续默默无闻和压抑的生存下去 。
以现实主义开头,用乐观的态度调侃那些存在多时的沉重话题,用调皮的方式代替粗暴的反抗力图改变令人窒息的制度和惯性,最终以理想主义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