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望洞庭》教案怎么写?( 三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认识“螺”,掌握“庭、镜、磨、螺、潭”5个生字 。
⑵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 。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
⑵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的意境 。
⑶ 学习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洞庭湖的静美 。体会诗人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 。
【策略与方法】
反复朗读,背诵,读中感悟 。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 。
2、教师准备:
写好古诗的黑板、古诗课件 。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前三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大自然的美丽,今天我们来看看祖国风景名胜的美 。谈谈自己到过哪些风景名胜,激发学生对风景名胜的向往 。
二、自学古诗,感悟诗情
1、读诗 。
2、解诗题:
诗题“望洞庭”“洞庭”指的是洞庭湖 。
从一个“望”字你了解到了什么?
3、解诗句:
⑴ 请大家读一读诗句,对哪些字词还不明白 。
⑵ 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发问和回答,课件出示难解字词意思,让学生板书(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 。
⑶ 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诗句的意思 。
⑷ 你学懂了哪一句,向大家汇报一下:
根据学生发言进行补充纠正(连字词意思、看插图等) 。
⑸ 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如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如《望洞庭》中“洞庭”“湖光”“秋月”“潭面”“无风”“镜”“遥望”“山水”“白银盘” 。
2、读着诗句让你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解答疑问:
“两相和”“镜未磨”“翠”“青螺”等词语的理解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教师可以结合资料进行说明 。
4、读全诗,体会望洞庭的动之美 。
5、品味吟读,入境背诵:
理解了诗歌意思后,如果你能够入情入境地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景,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就更好了 。
鼓励学生背诵 。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
2、指导学生找形近字的方法记忆“庭、镜、磨、螺、潭”生字 。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孟浩然也写了一首描写洞庭湖的诗,我们来比较背诵欣赏 。
【板书设计】
望洞庭
之美
【四年级语文下册《望洞庭》教案怎么写?】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