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学反思怎么写?( 二 )


出示小标题1 。借箭准备,课件弹出课文第4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文,读完分享自己已经读懂了的内容 。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
以上这段文字以诸葛亮与鲁肃的对话形式呈现,这段话对于七年级聋生来说读懂它并不困难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段话的内容,我还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诸葛亮与鲁肃,让聋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读 。学生兴致颇高,不但读得出色,也对本段课文内容理解得较为深刻 。通过读文,学生了解到借箭需要准备:二十条船、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对周瑜保密 。
出示小标题2 。借箭经过,课件引导学生聚焦“三天”: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 。”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
上面这段话通过对诸葛亮三天“动静”的解读,学生不难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和从容不迫 。接下来的两段话是借箭的详细经过,课件出示第7、第8自然段,通过研读这两段课文,明确借箭经过:
连船、靠近曹营、一字摆开、擂鼓呐喊、受箭、调转船头、再受箭、谢箭回营
教学至此,最后一个问题——借到箭了吗?不用老师再多说什么,学生心里都有了答案 。
透过《草船借箭》这一课的教学,我感受到了在聋生的语文课堂中实施“长文短教”的喜悦 。都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积极思考、乐于尝试,我们就能引领学生朝着我们向往的远方一步步走近,直至抵达 。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