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怎么写?( 二 )


再上课时,我胸有成竹地走进教室,直扑昨天师生的课堂"疑点",正准备滔滔不绝地陈述此诗到底情归何处时,却被学生抢占了说话权 。望着孩子们一张张求知的脸,一双双充满探究充满智慧的眼,我会心地笑了 。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这首诗我不是已经上过几次了吗?而且我每次都备了课才上呀,可是竟有如此尴尬的场面出现,让自以为是的我一时语塞 。我到底在怎样备课呢?这真深钻了大纲,研读了教材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怎么写?】小语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的能力".
而我和文本很好对话了吗?是否真正走进文本?是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些都让我为自身语文素养的浅薄而汗颜 。更不用说培养学生能力了 。通过自我反思,自我学习,我知道了古诗本身其内涵就是丰富的,是多元的 。因为诗中作者所处的年代、环境、心境的不同,导致对诗的境界和情感的理解也是多元的 。
作为现代人,认识古诗是一种心理历程,学习古诗更是一种心理体验 。我们在读诗时除读其韵律美,还应体会其意境美、情感美 。
在教学古诗时,更要把古诗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载体,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认识古诗 。让师生真正走进古诗,走进诗人的心路旅程,去感悟,去发现 。而且通过反思我再次震撼在"学生无尽的创造潜能"和"强烈的探究意识"之中 。他们是一个个独具慧眼的探究者,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独特丰满"的哈姆莱特呀!我庆幸我及时保护了这一个个充满灵性,满怀探究求知欲的孩子 。想到这里,我禁不住在教室里踱着方步 。再次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情’".此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怎么写?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诵读教学设计
扬州市汶河小学
刘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
2、了解诗歌大意 。
3、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重点:诵读古诗 。
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人们常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泪水 。
我们领悟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们见证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们怀念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从这些流传千古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了浓浓的友情、亲情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眷恋,再来诵读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