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九 )


感悟长廊的长和美这一环节上,我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初步感知后都能够说出长廊长、美的特点,于是就设计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词汇归纳总结长廊的特点,然后大胆放手让他们将自我总结出来的词语板书到黑板上的长廊中,教其他同学在书本上做好批注 。怎样让孩子们感受到长廊的长呢?透过出示相关的图片,和他们合作读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让学生带着自我独特的感受再多次品读这一句 。而对于长廊的画美这一句的处理,我分别出示三幅图:武松打虎、草船借箭、牛郎织女让学生猜,目的是提高参与度,点燃学生的热情 。之后透过老师的描述,让学生感受14000多幅这么美的画连续不断出现的美,再次品读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但这远远不够,因为这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和最长的长廊,就应让感悟提升到更高一层次:让孩子们为我们的长廊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同时读出自我的感受 。
对昆明湖静的感悟上应当说是煞费功夫,尤其是对滑字的品味上 。以前实施过多种方案都不尽人意 。怎样既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它的静,又能够较好地感悟呢?最终,我选取将游船、画舫从湖面慢慢地划过,不留一点儿痕迹 。中的滑字错打成划,让学生先自我发现,然后根据理解谈哪个字更适宜,之后教师让学生做划的动作来感受,要想让船划动就得用桨使劲划,这一使劲就会把这么静的湖面给划破了,就把这像镜子似的湖面给划坏了,而这样滑过之后才会不留一点儿痕迹,这样在比较中,联系上下文就不难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了 。接下来让学生带着自我刚刚感受到的朗读昆明湖的美,这只是到达对语言文字简单感知上的读,并不能够让孩子身临其境,透过精彩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亲身感受昆明湖那种静,那种美,在此基础上的品读感悟就提升到更高的一个层面上了 。
说起这节课的板画设计,有三大功效:一是帮忙学生了解颐和园各个景点的位置;二是让学生与老师同台板书,充分体现平等与合作;三是在学生当小导游一环节,帮忙孩子回忆整节课,引导孩子明确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述的写作方法 。
三、参赛课堂反思:
应当说这一节课,上得比较顺利,无论是学生的配合上,还是老师的发挥也都算得上正常 。整体感觉学生的素质十分高,因为与他们见面比较晚,又赶上要上兴趣活动 。只用了半节课的时光让他们预习,而第二天课堂上学生的品读感悟不但没有丝毫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多处完成得十分到位,学生的品读领悟潜力很强 。
回顾整节课,我觉得自我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得仍有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