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寻找幸运花瓣儿》教案怎么写?( 九 )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
B类目标:
1.把握课文的线索,体会文中“我”的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体会作者“快乐源于发现”和“幸运是努力使愿望实现”的感悟 。
3.学习课文的详略安排 。
C类目标:
1.感受金波作品的表述特色 。
预习题设计:
1.“我”几次去寻找五瓣儿丁香?哪一次寻找过程写得最详细?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 。
2.寻找五瓣儿丁香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词语,圈出来吗?
3.你觉得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要表达什么感受?
4.阅读金波《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带雨的花》《沙滩上的童话》等作品 。
教学板块
一、复习引入 。
1.读词语:兴致勃勃、悻悻离去、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神态或者心理的,能谈谈对其中一个词语的理解吗?
2. 出示填空题,思考填空 。
因为( ),所以我( ),最后,我( ),我体验到了( ) 。
能否用上以上四个词语填空?
二、学习详略,把握线索 。
1. 作者说自己“乐此不疲地寻找”,具体到课文中,寻找了几次呢?这三次寻找幸运花瓣的描写,有什么不同?
(心情不同,结果不同,详略不同 。)
2.指名读描写第一次和第二次寻找的句子(5——7段),说说作者的心情变化 。
板书:兴致勃勃——悻悻离去
希望 失望
3.本已悻悻离去,为何又会有第三次的寻找呢?
发现“你”找到了一朵小小的五瓣儿丁香 。板书:兴奋不已
4.从12自然段写到了22自然段都在写第三次寻找的过程,也是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部分,我们来仔细读读 。
阅读提示:
作者是如何把第三次寻找幸运花瓣的过程写具体写生动的呢?
a.作者描写了人物的哪些方面?
b.选择一两处,像下面这样,标出重点词语,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
如:那天放学比较早,我径直奔向我小时候常去游玩的那片园林 。
批注: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找到幸运花瓣,一定是在课堂上早就盘算着要去那片园林了 。可见急切之情!
交流汇报:
1.那天的课, 我常走神儿, 我老是想: 我也要找到幸运花瓣!
2.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想象说话:为了能直视张开的花瓣儿,我还会用怎样的姿势去寻找?高于视线的——,低于腰部的——,再低一点的——
3.▲一朵朵盛开的紫丁香,在我眼前闪过:
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
▲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 。蜜蜂的嗡嗡声,我也没听到 。我只是在寻找五瓣儿丁香 。
▲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