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反思怎么写?( 三 )


有一位领导曾对我说,说我掌控课堂的意识太强 。他的潜台词是,我太喜欢“独霸”课堂了,总喜欢一个人“表演” 。
我自责的是,即便我“独霸”了,“表演”了,但还是达不到让学生眼睛一亮的效果,没有感染力,没有震撼性,没有濡染心灵 。
这,不是我想要的课堂 。
为什么讲不出来?内功差,积重难返 。
“一辈子学做老师 。”此话,绝非谦辞,是真言 。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怎么写?


《荷塘月色》是篇诗化般的散文,其语言自然是很美 。所以想到要从鉴赏语言着手来赏析这篇课文,对语言的鉴赏是多方面的,好像突然又不知如何下手,刚好看到孙玉老师曾经也对《荷塘月色》的语言进行赏析过,所以就有借鉴,最后定下来 。
自上课以来也有近两个月了,一直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今用新课程标准来给学生上课,虽然有努力学习新的教学模式,但仍是有很多不足 。尤其在这次“先锋杯”卓越课堂“小组成效度”专题赛课活动中,在众多老师的评价中,各种问题都突显出来 。以前没人听课,发现不了问题,如今,经各位老师的提点,才发现,原来问题很多 。下面我就说说存在的问题 。
首先是心理的紧张 。平时面对学生倒也没有紧张心理,但是面对后面坐着的一排听课老师,突然就感觉心快跳到嗓子眼来了,喉咙发干,就怕说错了什么 。慢慢的也平复下来,跟着自己的思维来 。由此,不得不说,教师的心理素质一定要好 。
其次,新课改虽然是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但也是对教师的自身素养的更高要求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生掌握到的基础上,拔高他们的高度,而不是说完全让学生学,教师不需要参与其中 。这也是对教师素养的更高要求:让学生学,教师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他们方法 。就如在荷塘月色这节课上,我应该给学生一些明确的意见,不能说只是让学生展示 。
最后就是,各个评价环节要落到实处 。在这节课上,小组互评和最后教师对这节课的评价完成得不是很好 。
问题很多,要学习改进的依然很多,只能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要注重对自身语文素养的培养,做一个合格的,新型的教师 。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怎么写?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之作,其清新的语言、灵巧的构思、写景状物的高超技艺让人叹服!
经常听老师上《荷塘月色》的公开课,没发现好的使人难忘的好课,自己上来也觉得无趣 。一篇如此优美的抒情散文到了老师手里怎么就变样、变味了呢?
抒情散文不好上,我想是许多老师一致的看法 。原因不一:情感不好把握有之,分析不到位有之,不知从何讲起有之,等等 。而《荷塘月色》是众多散文中比较难上的一篇,不好找突破口,我上课喜欢找突破口 。你从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始,但不好继续讲下去,想去开导学生,课堂死气沉沉 。你从作者行程开始,显得单调肤浅 。你从朗读开始,课堂重点不突出 。难,真的难,难于上青天了 。大多老师上公开课喜欢分析描写荷香月色的那几段,因为比较好驾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