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怎么写?( 二 )


”动“是相对于”静“的,书中的”动”偏向于行为方面,而“静”则指的是思想方面的 。文章从“烦恼”引出,阐述出“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这个道理 。年轻人就像早晨的太阳,充满活力和激情,而不是暮气沉沉,少年老成,愁苦不堪的 。反观现在的青年人,缺乏运动,身体素质每况日下,慵懒不堪,学生被功利性升学所蒙蔽,空闲时间被游戏所占据,“宅”就出现了,虽然宅在家里,也能眼观四方,耳听八方,但是缺乏了与人的交流,和大自然环境的融合,在我看来,趁年轻就出去走走,感受着千变万化的世界,和不同人的百态,对后生也是一种经验和教训 。所以,让我们动起来,像水一样源远流长,生命的存在止于不息 。第三封 谈静
这里的“静"指的是思想方面的,当一个人心是静的,那么他的脑海是平静的,有思想的 。所谓”静"就是利用我们的感官去感受周围事物,将反馈过来的信息处理,大脑略有思考,形成自我的感悟的过程 。如果用书中的一个关键词的话,就是“领略” 。当一人静的时候,心灵是“空”的,每个细小的动作都会变得生动有趣,这就是所谓的“静趣”,当一个人心灵的”空“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事物充满包容和领悟的心态 。而现在,人们被忙碌和金钱冲昏了头脑,根本无暇心静,他们总是急功近利,内心充满浮躁,他们面容是紧绷的,无法体验到生活中细微的乐趣和愉悦 。第四封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社会生活的过度便是学校生活,学生不仅仅是学校学习的身份,也是社会学习的身份 。学生不能只是死心塌地地在学校学习无聊透顶的教课书和理论的书本知识 。出去也只是只说不做的笔杆子,我认为社会运动应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增加他们的阅历和社会经验 。当社会运动不能只做形式主义,要想学到更多的东西,正如先生所说”到民间去!要到民间去,先要把学生架子丢开 。“如果用现代的话讲,就是走基层,从底端干起,而现在的毕业的学生,眼高手低,往往看不清自己 。第五封 谈十字街头
十字街头,就是分岔路口,文章中写到”十字街头上握有最大权威的是习俗 。习俗有两种,一为传说(Tradition),一为时尚(Fashion) 。“人一旦走向十字街头,往往是迷失方向的开始,你怎么选择,便会成什么样,当一个人迷失了方向,便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这就是先生所说的”一般化的结果常不免流为俗化(vulgarized)“,那么如何能够冲破障碍呢?古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就是保持真我的态度,面对生活,”我们要能于叫嚣扰攘中: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 。“我们要在泥淖中自由地伸张自我,而不会去迷失自我 。第六封 谈多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