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语文教案如何写?( 四 )


(1)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
(2)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 。通过讨论,互相启发、补充 。发挥集体的智慧,同学就初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第二次是学习第一自然段、品味词语的含义时,组织同学讨论“约摸”一词是什么意思,让同学通过集体的力量来感悟语言文字 。第三次是对“科学家根据什么想象就在‘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这句的理解,也采用了讨论方法,以发挥集体的想象力 。第四次讨论课文的一个难点:“松脂球是怎样变成化石的?”第五次讨论课义的另一个难点:“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教学设计设计这样的五次讨论,旨在让同学通过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以达到“半独立地”理解课文的目的 。采用讨论方法来组织阅读课文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采用讨论方法组织教学,必需注意两点:一是讨论必需扎扎实实,认认真真,讲求实效,切不可搞花架子,形式主义 。我们过去听的一些公开课或竞赛课、经常看到一些流于形式的课堂讨论 。比方教师要同学转过脸来进行四人小组的讨论,但当同学转过脸来刚开始讨论,教师马上宣布停止讨论而转到别的教学活动上去了 。这样的讨论,显然是走过场,流于形式,是不可取的 。二是要在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组织讨论(这可从这篇教学设计的设计中看出来),并非什么问题都要组织讨论 。

《琥珀》语文教案如何写?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3.读懂课文,知道这块流浪的形成过程以及想象的依据,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
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
4.了解本课的叙述顺序与(黄河象)有哪些不同 。
教学重点、难点
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的条件 。
教学准备
1.晓拍卖物或仿制品以及挂图 。
2.收集有关琉璃的资料 。
课时安排
2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激起,揭示课题 。
出示瑰油实物或者挂图 。(板书课题 。)谁能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说说什么是琥珀?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
1.指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
课文主要讲了这块奇异的流浪形成和发现的过程 。
2.字词检查 。
(l)读准字音:脂(zhi) 渗(shen) 拭(Shi)澎湃(peng pai)
(2)注意字形:辣湃拭黏
(3)多音字:黏(nian)黏稠(zhan)黏贴
(4)理解:拂拭——掸掉或擦掉 。
松脂一一针叶树的树干上流出的胶状液体,是制造松香和松节油的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