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工作计划怎么写?( 四 )



幼儿园音乐工作计划怎么写?


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 是音乐情绪、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 。小班时期是培养幼儿节奏的最佳阶段 , 同时也是培养音乐素质的基础时期 , 而游戏化的方法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 , 思维具体形象 , 一切从兴趣出发 。本学期 , 我开展了有关“小班幼儿节奏感培养游戏化初探”的课题研究 , 旨在通过研究用游戏化的方法对小班幼儿进行节奏感培养的同时 , 探索其内容、目的和组织手段 。现将我在第一、第二个阶段中的一些做法和实施过程做个简单的小结 。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了解本班幼儿在音乐节奏感方面的表现情况 , 确定教研课题 。
2、查阅相关的幼儿音乐教育资料 , 如“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丛书”、“许卓娅音乐教育活动设计”、“幼儿的音乐素质与能力训练”等 , 拟写计划 。
3、培养并建立初步的音乐活动常规 。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
(1)提供多种乐器 , 让幼儿在自由敲打中获得满足以激发幼儿玩乐器的兴趣与欲望 。
(2)幼儿提供两种乐器(如碰铃、圆舞板)让他们在敲敲打打中听听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 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乐器的不同音色 , 初步掌握其乐器的演奏方法 。
(3)提供音色差别较大的两种乐器 , 在幼儿的敲打过程中用动作帮助他们了解乐器的音色与情感所表达的关系 。如敲大鼓时引导他们模仿“老虎、狮子”等有力的动作 。敲三角铁、碰铃时做鱼游、小兔跳等灵巧的动作 。由于在这些自由敲打的游戏活动中没有节奏的要求 , 对于尚不能较好地掌握有规律打拍的小班幼儿来说同样会使他们的获得成功和满足感 。
2、在听听玩玩中激活幼儿的节奏动感
音乐来源于自然生活 。我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学习感知生活中的`节奏 , 如引导幼儿倾听观察自然界、动物、生活中的节奏响声 , 之后进行模仿、感知 , 并拍出节奏类型来 。从中让幼儿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 , 使他们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 。其次 , 我还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一系列听力游戏 , 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动感 。如:用筷子敲击铝锅、玻璃杯、碗碟等生活中常见的用具、器皿 , 从中辨别声音的高低 。有时 , 我还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 , 即老师用打击乐器敲击简单的节奏 , 幼儿用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将其表现出来 , 反之 , 幼儿敲节奏、老师将其再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