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中发现过去不理解的生活( 二 )


书里能表达很多高尚的理想,这些高尚的理想是生活里还没有完全得到的,这就是理想性 。
书有概括性 。因为人的语言和文字概括了很多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 。幸福,高尚,崇高,献身,仁义,道德,方向,这些抽象的东西只有靠语言和文字来概括,人看不到的,语言能达到,人听不到的,语言能达到,人摸不著的,语言也能达到 。
语言就是人的思维,用人的思维来看世界,来理解世界,来看历史,来理解历史,来看生活,来理解生活 。不读书,只是在生活当中,一个人再聪明也达不到 。
书是不能够被替代的,一个人的经验不管多么丰富,没有书提高着,总结着,推动着,生活就永远达不到比较高的境界 。
那么在今时今日,应该读什么类型的书呢?我主张读一点费点劲的书,读一点你还有点不太习惯的书,读一点需要你查查资料、请教他人、与师长朋友讨论切磋的书 。
除了有趣的书,还要读一点严肃的书 。除了爆料的书、奇迹的书、发泄的书,更需要读科学的书、逻辑的书、分析的书与有创新有艺术勇气的书 。
除了顺流而下的书,还要读攀援而上、需要掂量掂量的书 。除了你熟悉的大白话的书,朗诵体讲座体的书,也还要读一点书院气息的书,古汉语的书,外文的书,大部头的书 。
除了驾轻就熟的书以外,还要读一些过去读得少,因而不是读上十分钟就博得哈哈大笑或击节赞赏,而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准感觉的书 。
获得信息越是便捷、舒适、海量化,越要认真读书,读费脑筋的书 。用脑筋读书,而绝对不只是随大流、随趣味、得意于精通八卦,夸夸其谈,最后变成聪明、万事通型的白痴 。
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强调:坚持阅读,受益无穷 。在触屏时代,不要做网络的奴隶 。
【在书中发现过去不理解的生活】选自《文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