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册《致橡树》教案怎么写?

高中语文第一册《致橡树》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第一册《致橡树》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一、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
本课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致橡树》内涵的把握,象征手法的运用 。
2、地位和重要性
《致橡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的必修内容,是高考考查的内容范围;通过对这一节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关于舒婷关于朦胧诗的知识,又可以加深对意象概念、象征手法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 。
3、教学目标
根据《致橡树》一课的教学大纲及它在高中语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三个维度设计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作家作品,加深对当代诗特点和发展趋势的认识 。
(2)能力目标:
继续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仔细品味意境与情感的能力及作品评价能力 。
(3)情感目标: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培养独立自尊的伟大人格及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 。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
难点:
体会诗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色 。
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与主题 。
5、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诵读感悟法、探究式阅读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方法 。
这一节属于意象比较强的一节课,因此首先我布置学生预习,对有疑问的地方划上着重号,在上课开始时通过放配乐朗诵、学生齐读、个别同学多带带读等方式使学生对诗歌大意有初步的了解 。
然后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的学习方法;运用设问、反问、疑问的教学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紧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学生才有可能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主导”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对问题产生深刻的思考、探索,在此时教师再稍作一点点启发、点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体现了素质教育中能力的培养 。
多媒体投影可以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鲜明地得到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