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习报告怎么写?

通过4天的认识性实习,我初步的的了解了房屋的构造组成、构造原理及构造方法 。进一步提高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下面就实习与理论知识结合及得到的收获做一些总结:
一、结构形式
当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或者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也采用但用的比较少 。我们所参观的两个施工工地都采用的是框架—-剪力结构 。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 。
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 。
a、砖混结构设计中
b,为了加强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
c,使建筑物在地震中避免或减轻破坏
d,根据抗震规范
e,我们设置一定数量的圈梁和构造柱
来增强和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构造柱的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规定无论房屋的层数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纵墙交界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外墙和内横墙交接处 。楼梯间四角最好设置 。上人屋面的女儿墙也应设置构造柱 。跨度比较大的梁,如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也应有构造柱 。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为了加强砌块隔墙的整体性,应在砌块隔墙的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或圈梁,具体设置位置和砖混结构的一样 。
二、施工缝、变形缝和后浇带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 。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 。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 。而后浇带是在高层建筑中来代替变形缝的做法 。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缝宽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缝隙暂时不浇注混凝土 。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等荷载差不多稳定时,一般是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再浇注混凝土 。后浇带都是用于建筑长度大于50米的建筑 。而当建筑长度小于50米时并且是框架结构,这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一定的刚度,就的设置单元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