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报告怎么写?( 九 )


其二 ,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等有关规定 , 不得未经批准随意变更执业场所 。作为乡村医生 , 只能在批准的执业地点进行医疗服务 , 不得在自己家中或病人家中进行输液 , 即所谓的‘炕头行医’ , 即便是无偿服务 , 也不得违反规定 。”这是在60、70年代乡村医生成为农村医疗卫生核心后 , 对原有的医疗体制的很大的冲击 , 原有的体制下 , 医生和村民由于同村的关系而具备天然的关系 , 改革后 , 这种关系被打破 , 虽然原有的体制的缺点很多 , 但改革后农民普遍不适应也突出了新医疗改革的难处;
其三 , 随着农村经济和交通条件的发展 , 加之个别村子中空抬药价、售卖假药的现象严重 , 很多农民开始进程采购日常用品和办理入住院业务 , 从而绕开了农村公共医疗这一环节 。
这三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导致了村卫生室分分合合现象 , 从而也使农村医疗保险改革的路子显得更加曲折 。
关于农村的医疗保险事业 , 有的地方实行了村办医疗收费制度 , 即群众集体办卫生所 , 集体投资 , 独立核算 , 保本经营 。在笔者看来 , 这属于在农村医疗保险改革中实现集体化的路子 , 笔者不是不赞成这条路子 , 只是表达一下个人的忧虑 , 笔者认为 , 集体投资似的医疗保险实施起来的难度较大 , 受农村经济能力和思想观念的影响 , 吃药打针很是属于个人的事情 , 在现有的条件下很难说服农民实行这种集体化的医疗保险方式 , 当然 , 在经济条件好、观念更新快的地区这种可能性会大一点 。
农村与城市——农村化城市与城市化农村——吞噬与反吞噬的链条
关于城市化 , 相信谁都不可否认它无穷的力量 , 在农村 , 城市化的痕迹随着这几年的发展越来越明显:以白飘村为例 , 村内的各条道路都已经硬化 , 村内也安上了路灯(虽然只在节假日的时候才开) , 此周围都出示林立的钻井台和发电厂 , 从反面来讲 , 白飘村中的树木几乎都已经被砍伐 , 虽然这不是城市化道路必须走的道路 , 但是却早已经成了城市化的一个负面的标志 。
中国未来的农村将怎么样?这可能是最令人担心的问题 , 因为农村是中国最薄弱的环节 , 农村在未来50年、100年的发展走向直接制约着中国的发展 。笔者觉得建设农村化城市倒不失是一个好的捷径 , 虽然它与城市化农村只是词语顺序上的颠倒和组合 , 但是在城市化的本质上却有着天壤的区别 。两院院士周干峙在一篇著作中分析指出 , “目前市域范围内的农民大体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城市建设中已包进建成区的城中村;二是在市域范围内的乡村 。这两种都是城市化最贴近转化的部分 。在全国660多个城市中 , 城中村大约占城市人口的10%左右 , 在市域内的农民约3亿左右 。对这部分本来在城市门口的人 , 如果在规划发展时不予考虑 , 就会留下许多问题 。农民出来打工 , 实际上是一种农民自发的城市化 。打工仔一只脚在农村 , 一只脚进了城市 , 对城市化是巨大贡献 , 也是我国城市化的一大创举 。”周院士的分析可谓精到 , 在笔者所在的白飘村 , 青年人的外流已经成了困扰村子的一大难题 , 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甚至没有上完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年人绝大多数都进城打工 , 只有在年假、十一才回到村里 , 本来就小的白飘村 , 现在户数越来越少 , 到了婚嫁年龄的男女几乎清一色的选择了留在城里 , 白飘村中的人口现在中年人口老年人口与儿童占着村中人口的很大一部分 。农村孩子的“出走”与“回归”俨然开始困扰原先愁着走不出去的农村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农村青年的婚姻状况:青年男子在城里工作稳定的 , 一般会在城里买楼房 , 另一些在村里盖房子的青年一一般是从事运输、水产养殖、规模动植物养殖的 , 很少有单纯在家务农的 , 那已经成了农村没出息的代名词 。房子是农村娶媳妇必备的硬件 , 所以准备房子就成了农村青年男子婚前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通过这一代打工仔时代的国度 , 农村基本上在向着小城镇、城市的道路前进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