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有哪些影响怎么写?( 五 )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 。
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
束带矜庄,徘徊瞻眺 。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
相关影响
中国
《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由于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启蒙和教育儿童的最佳读物,也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 。《千字文》流传了1400多年表明,它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
草书
许多人不但把它当作一部启蒙教材来读,而且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 。著名的有智永和尚、怀素、宋徽宗、赵孟頫、文征明等 。他们的作品流传很广,书体与风格各异,可谓千字千姿,影响也很大,促进了《千字文》在民间的传播,也提高了《千字文》的知名度 。
唐朝以后,《千字文》这种形式也被人们广泛地加以采用和学习,出现了一大批以《千字文》为名的作品,如唐朝僧人义净编纂了《梵语千字文》,宋人胡寅著有《叙古千字文》,元人夏太和有《性理千字文》;明人卓人月有《千字大人颂》,吕裁之有《吕氏千字文》,清人吴省兰有《恭庆皇上七旬万寿千字文》,太平天国有《御制千字诏》等等 。这些所谓的《千字文》内容各异,但都以《千字文》为名,足见《千字文》影响之大 。
宋代真宗时,编成了一部4359卷的《道藏》,分装在400多函中,每一函都按《千字文》的顺序编号,起于“天地玄黄”的“天”字,终于“宫”字,所以人称这部《道藏》为《大宋天宫道藏》 。
日本
日本不仅有多种版本的《千字文》,而且出现了很多内容各异但都以《千字文》为名的作品 。千字文被用来习字及练习书法 。日本知名的女书法家南鹤溪曾经以崇拜的心情这样写道:“如果有一位距今一千五百年前的男子,在短短的一个夜晚,就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做出了二百五十个熟语的话,你一定会惊诧不已吧” 。南鹤溪所说的这个男子是一千五百年前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的周兴嗣,而那二百五十个“四字熟语”就是《千字文》 。
韩国
《千字文》曾作为韩国的汉字初级读本 。传入韩国的年代已不可考,但有人确信应该是在百济王朝兴起之前很久 。这本书与佛教一起由中国传入韩国,被认为是汉字应用于韩国语言的推动力量 。
《千字文》被用来教授儿童习字始于1583年,即朝鲜宣祖命令韩濩(Han Ho;1544-1605)将其刻成木版印刷之后,出版了以朝语释义注音的《石峰千字文》 。千字文里的从“天”到“水”的44个汉字被逐一记录在了”常平通宝“的背面(朝鲜王朝时代的货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