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二月》影评精选( 三 )


这就是我们在《小城二月》这个镜头中感受到的相似情形 。大全景的超远距离将我们的情绪维持在观看的层面,而与此同时,母亲与老师间越来越激烈的争执又无法使我们客观 。它不断感触着我们的情绪,这一点在接下来的那个高潮镜头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从天桥中走过的人告知说前面的河里发现了死尸,镜头开始跟随母亲运动起来,脸的特写从全景/远景的镜头矩阵中凸现出来 。我们看到了泪水如何从母亲沉郁的脸容上涌出 。这是一种情感影像的运操作,尤其随着那几声轰响的烟花得到了加剧 。
但这种刻意地通过人物不断隐忍情绪、然后让其在某个高潮时刻爆发的手法,是一种外在的、流于表面的营造情绪的方式,是将情绪强加给了人物与观众 。观众获得共情是出于对相似情境的想象,以及震慑于烟花投放时的巨响 。还有另一种更加高级的创造情绪的方式,通过对镜头的完美掌控,这种情绪出自于影像本身的运作 。想想努里·比格·锡兰(《三只猴子》)或鲁本·奥斯特伦德(《儿戏》)的电影,没有一处废笔,导演消隐不见,自始至终却又隐身其中 。(这难道就是电影手册不喜欢这两位导演的原因?)
伟大的艺术都是自在完美的,它创造自己的上帝 。邱阳的矛盾之处或许在于,一方面希望通过对镜头的掌控上升至纯粹影像的某种境界,另一方面他的电影仍然残留着某种现实的影子 。后者暴露出了《小城二月》如同“学生作品”的痕迹感(这一点与《方形》比对后显得尤甚)以及因拍摄理念过度投注产生的刻意 。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邱阳正走在一条剔除现实痕迹、迈向纯粹影像的道路 。会有何种成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
《小城二月》影评(七):13岁女孩没按时回家,母亲彻夜却找到了“它”
我们通常会认为一部电影,他的内在驱动一定是剧本故事,因为电影的本质,很多时候就是讲故事,讲好一个故事,才是一个电影的本质,因此很多时候,我们看电影就是为了看故事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会有一个直接的故事的 。也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会在电影中发生的有头有尾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在看一个没有头绪的故事,也许有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个故事 。
故事会推动电影,熟悉西班牙悬疑电影的影迷们一定会举出来很多例子,因为悬疑电影,会为我们讲出很多故事 。很多精妙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在层层递进的细节中不断地带领着我们前进,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看完了整部电影 。由于电影的结构巧妙,故事细节铺陈的非常不错,大多数时候我们可以认为是故事驱动了整部电影 。
有的时候,我们是通过快速的剪辑来推动整部电影 。大多数的动作片都有着这样的观影体验,往往故事很简单,但是通过快速剪辑,我们可以将简单的故事扩大好几倍 。我们也在观影过程中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直接感觉 。这是剪辑推进了电影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