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调研报告怎么写?( 三 )


(一)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 , 农村老年人赖以养老的主要模式受到挑战
一是农村牧区人口的老龄化日趋严重 。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 截至XXXX年底 , 农村牧区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的比重为X% , 预计到XXXX年前后 ,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将比现在高出2—6个百分点 。
二是农村牧区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 农村牧区家庭结构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 。据抽样调查统计XXXX年农村牧区家庭户均人口下降为X人 。家庭小型化使农村牧区老年人“养儿防老”的压力增大 。这种压力一方面表现为经济供养 , 另一方面是与父母分开居住 ,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自生活 。
三是土地养老功能弱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 农牧民拥有了土地使用权 , 但没有所有权 。这不利于农村老年人利用土地所有权的置换为养老提供一定的保障 。由于土地比较收益不断降低 , 土地在农牧民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 进一步降低了土地的保障功能 , 农牧民难于完全依赖土地实现养老保障 。
四是农村牧区劳动力流动的增强 , 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 , 弱化了家庭的内聚力 , 也淡化了孝敬老人、赡养父母的传统观念 。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滞后 , 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单一 。1992年民政部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 , 方案中确定的缴费原则是:“坚持资金以个人缴纳为主 , 集体补助为辅 , 国家给予政策支持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 由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 , 根本无法兑现集体补助和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 , 绝大多数普通农牧民得不到任何补贴 , 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的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和鼓励性储蓄 。既未体现“社会保险” , 也未体现“社会共济” , 名不符实的“养老保险”使农牧民难以接受和认同 。
二是保障水平低 。民政部门实施的《基本方案》考虑到农村牧区发展条件的差异 , 规定了农民交纳保险费时 ,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4元、6元、8元……20元10个档次缴费 。但是由于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普遍水平低 , 家庭生活困难 , 再加上农牧民对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 , 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档次 。这样低标准、短周期的资金周转难以达到养老保障作用 。